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正文

18年前5人集资建南宁振华学校 如今教育爱心传递遇阻
2013-07-01 12:48:22   来源:   评论:0 点击:

南宁振华学校陈旧的校舍

3个退休教师,1个退役军人,1个抗美援朝退伍军人,5个平均年龄63岁的老人,在本该安享晚年的时候共同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创办农民工子弟学校。 

  民办教育的爱心与责任心 

  1995年,欧启冠、梁其义、谭有勋、杨联洲、张平等5个人,心系农民工子女教育,满怀着创办教育的爱心与责任心,筹集资金,费尽周折,终于创办了一所爱心学校——南宁市振华学校。这一所寓意为“振兴中华”的民办学校,专门接纳农民工子女,解决了当地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18年里,5个创办者勤勤恳恳,为学校的教学正常运转到处奔波。建校初期,为了保证学校工程能按时完工,他们把家搬到了工地的简易棚子里,看守材料、监督工程进度。学校开办初期,各项工作都需要花钱,筹集的资金很快就抓襟见肘了。他们四处奔走,想办法向亲戚朋友借钱或是向银行贷款。尽管条件很艰苦,但是他们从未想过放弃,执着地坚守着这份教育事业。 

  1999年,欧启冠去世了,临走前他一再地叮嘱女儿欧芳余,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一定要坚持把学校办下去,遣散学生是一种极度不负责任的行为。欧芳余答应了父亲并且一做就是十几年,现任的学校董事中,除了杨联洲,其余4个都是继承了父辈的民办教育事业,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奉献青春。 

  在这些民办教育者的爱心坚守下,2001-2002年,振华学校的教育事业达到了一个高峰,成为南宁市民办学校中的领头羊。也就是这2年,学校学生人数达到了一个高潮,每年都接近一千人。 

  坚持公益教育 生存却难以维系 

  然而18年后,这所倾注了两代人一生心血的学校却面临着严峻的生存问题。 

  振华学校创建以来,一直努力改进办学条件,开设图书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让农民工子女能与公办学校学生接受同等的教育权利待遇。学校常常给予家庭困难的学生减免或缓交学杂费,尽力做到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失学。老家在九塘的三年级学生小奇(化名),家里只有爷爷奶奶,一家人就靠两位老人打零工、收破烂维持生活,条件很差。开学时,两位老人向学校申请少交学费,校领导查明情况后,免了小奇的学杂费。 

  农民工子弟的家庭条件一般都不太好,振华学校常常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家长负担。因为师资和费用困难,为了减少负担,维持办学,学校曾一度暂停了初中部的招生,给农民工子女的再教育造成了不便。18年的教育事业经营下来,振华学校已经欠债15万余元,教学运营进入了困境。 

  注入新力量 力求自力更生 

  陆海流是振华学校的现任校长。2000年,他在振华学校担任实习教师,期间校董欧芳余帮助他度过了很多难关。在这之后,尽管陆海流另外从事了中小学生教育培训工作,但是仍然担任着振华学校的校外辅导员。2013年,欧芳余向陆海流表达了希望他回学校帮忙,帮助学校走出运营困境的想法。“我们搞教育出身的,对这一行有着一种无法言明的情结。”陆海流毫不犹豫地回到了振华学校,接过了教育接力棒,继续担当起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大任。 

  按照陆校长的思路,学校生存的根本之路并不是靠上级的拨款或者是外界的援助,而是在于学校的软实力。为了提升软实力,提高教育质量,陆校长正在进行一个尝试,建设青少年军校。他希望用军事化的文化、理念来管理学生,规范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抗压、抗挫折能力,帮助学生摆正心态,充满积极自信的正能量。陆校长相信,在提升学生素质和教育水平之后,将会吸引更多学生就读。有了保障的生源,学校的困境自然会缓解,运营也会恢复正常。 

  共同关怀农民工子女 

  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随着父母进城务工生活在城市里,他们上学主要有公办学校、民办学校两种渠道。但是,因为户籍等方面的原因,农民工子女往往被公立学校拒之门外。在政府不能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情况下,只有靠民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来解决教育问题。但目前,农民工子弟学校普遍存在投入低、收费低、教师薪酬低、教学质量低等问题,有的学校甚至都经营不下去了。如果农民工子弟学校倒闭了,那么这些农民工子女该何去何从? 

  据了解,振华学校开办至今,按平均每一届600名学生计算,已为社会完成了一万多名学生的九年义务教育。陆海流校长说,要是学校办不下去了,家庭条件不错的学生也许可以进入附近的公立学校就读,但是经济条件差一点的学生只能选择回老家就读或者不读。“回老家就读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因为远离父母的管理,学生很容易就辍学了,到时候就只能出来打工。”

  农民工为南宁市的城市化进程做出了辛勤奉献,我们呼吁当地政府、教育部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企业担负起社会责任,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关注像振华学校这类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问题,共同来为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而出力,让我们的农民工子女能够享受与公立学校学生同等条件的教育待遇。 

  我们没有理由让这个现代城市建设者的子女,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他们同城市里的其他孩子一样,都是这个城市的未来。 

  献爱心,我们共同关爱农民工子女。期待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企业的支持,爱心援助请联系南宁市兴宁区振华学校陆海流校长,联系方式:13377183849,13457152518。 

相关热词搜索:年前 集资 南宁

上一篇:百货商场受冲击 移动互联网助烟酒糖茶APP上线
下一篇:广西融资在线走近企业 为加盟商提供实用融资攻略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