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 正文

“官”与“管”,行路难
2014-07-01 11:19:28   来源:   评论:0 点击:

  官者管也,管理是官的本职工作。为官者握权在手、重责在身,能否做一名清官好官,关键在于德行是否出众,业绩是否出彩,品质是否出淤泥而不染。然而,现在社会有很多现象:部分领导总是做老好人,不能发挥领导的作用,而是乱用职权,遇到违法行为不敢管事,怕遭到报复。虽然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从来就是一对矛盾,但只要社会存在发展,就不能没有管理,管理者要对不服从管理的人进行强制处罚,使之服从管理。所以“老好人”式干部绝对不会是个优秀的管理者,德才兼备才是为官应有的成长之道和政治追求。 

  首先,“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官德之于为官者,兴许只是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但之于政治社会发展、国家安危和人民祸福,却是千钧之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倡导“贤人政治”,中国先圣孔子主张“仁政”、“德政”都无不影射出官德正,方可养清官,施廉政的道理。同样,宋代吕祖谦说过,“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简单而不简约,平淡而不平凡的三个字,是为官之要,养德之道,是为官者要铭记于心的硬道理。因此,为官一方,从政一日,修身律己,励精图治,就要记于脑、念于心、赋予行。
  
  勤为重默默耕耘。干部为政不勤,在位不思其职,握权不为民谋福,是一大罪状。虽然不贪不腐,但不思进取的懒政思想危害极大。为官者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推诿糊弄群众,工作方式简单化,必然是终其一生,碌碌无为。为官就要有为官的担当,强化“服务人民”的观念,敢于担起管理者的职责,主动为群众解难释惑,勇于啃“硬骨头”,提高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勤政善政,当一个脚踏实地办实事的好官。

  慎为大稳扎稳打。一慎言,为官者的言行,有人附和跟随,也是官方形象的代表,近几年官员雷语频出,绝非偶然,是官员品德缺失的外露。慎言不是不言,为官者常思、常学,提高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增强政策理论知识,拓宽视野,方能“言必适时,言必适情,言必适度”;二慎好,“上有所好、下必投之”,官员不是不可有嗜好,只是应当有所节制,不让爱好成为腐化堕落的掩护体;三慎权,谨记权由民生,必定要为民所用,对上不越权,对下不揽权,同级不争权,私事不用权,不搞权力寻租,善用权,慎用权,方能用好权;四慎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谨慎交友,择善而交之,选廉而友之。眼中只见你手中权力,以谋取非法利益为目的,千方百计利诱你公权私用的损友自然避而远之。

  清当头步步谨行。儒家讲究以德治国,推崇“非廉无以养德”,为官者心中谨记“廉以洁己,清正如山”,如果能有“清风两袖朝天去”的坦然,有“执法如山”的磊落,何惧“闾阎话短长”?无论官职高低,位权轻重,都应摆正心态,用正确的权力观对抗以权谋私,以正确的利益观抵挡权钱利诱,一身清正廉洁,无惧万千诱惑。
(作者:小荷)

相关热词搜索:行路难

上一篇:评论:莫让网络非法“赌球”大行其道
下一篇:开出民主生活的地道“辣味”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