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正文

揭秘:中国人海淘为什么这么难?
2014-09-09 11:31:48   来源:IT时报   评论:0 点击:

  亚马逊入驻上海自贸区,宣布启动海外直邮模式,国人开始期许享受国外同款同价的美好愿景。不过,从目前来看,想要用合理的价格购买到海外高品质的商品是一件艰苦卓绝的事,对此每个人的选择不尽相同:有的在...

  亚马逊入驻上海自贸区,宣布启动海外直邮模式,国人开始期许“享受国外同款同价”的美好愿景。不过,从目前来看,想要用合理的价格购买到海外高品质的商品是一件“艰苦卓绝”的事,对此每个人的选择不尽相同:有的在家门口买高价;有的冒着假货风险找人代购;还有的则付出高额转运费海淘……

  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消费者有消费力,却无跨境网络消费保障,是什么将他们逼上了绝路?

  国内专柜价为何两倍于海外?

  品牌经销商“定价歧视”

  最近结婚的高小姐准备为自己添置一个奢侈品牌包包,结果她把一些平时中意的品牌实体店逛了一圈,着实被标价牌吓了一跳。与国外的品牌官方网站相比,国内品牌专卖店堪称“抢钱”,各个档次商品国内定价几乎都比海外高出一倍。“Michael Kors的耳朵包,美国官网定价365美元,国内专柜价4600元人民币;还有现在很流行的笑脸包,国内起价2万人民币,美国官方定价则低至腰斩。一进一出,我能买两个了!”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的奢侈品零售价格远远高于境外水平,平均比法国高72%,比美国高51%,比香港高45%……在此之前,“国内关税高”一直是品牌经销商推诿自身定价过高的借口,但据一位长期从事奢侈品代理的业内人士透露,这是一种误解。

  “关税在商品的定价中所占比例在25%~30%之间,也就是说,原价1000元的商品,交过关税后顶多贵出300元,如果定价翻倍甚至更高,那一定与品牌商以及经销商的自身定价有直接关系!”

  一位曾经从事过时尚品牌经销的业内人士曾先生透露:“在中国,那些通过传统进口渠道,并且在国内拥有成熟分销体系的奢侈品牌或多或少存在‘定价歧视’。”

  目前,圈内共同的秘密是,全球销售的奢侈品一般有三个价格:纽约价,在美国本土销售的价格;法国价,针对欧盟国家的销售价格;日本价,这是针对亚洲发达国家的价格。而对中国内地,另外还有一个“中国价”,相比欧美等国和中国港澳地区,国际著名品牌在国内还有一个定价,通过品牌商收取“授权费”,将商品的最终销售价格推至高点。“虽然全球范围内成本一样,但某些品牌的中国经销商品牌授权费就会高许多,有时甚至高出20%。”在高授权费的压力下,经销商再肆意拉高售价,最后让某些海外中低档品牌进入中国后瞬间就能卖到“天价。”

  800元运费只够带回几罐奶粉?

  美国飞中国一公斤其实只要4元人民币

  严女士是一位新妈妈,前段时间为了女儿的奶粉没有少花心思。她坦言,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来研究网上代购,结果还是觉得难辨真假,最后决定“避轻就重”地直接去海外官方网站海淘。听起来简单的跨国“淘宝”,但实际操作的难度却远远超过她的想像。

  期间,严女士和丈夫潜心研究了海外转运,以及海关的种种政策,“我们俩的英语水平都因此提高了不少。”而让严女士觉得最无奈的是,海淘“消耗”的不仅仅是心血,还有那昂贵的时间和物流成本,这更让她有苦难言。“每次就买三四罐奶粉,花在路上的时间接近1个月,1600元的总支出,运送费就占上一半。”但即便这样,她也没想过放弃——“至少买得放心。”她无奈说道。

  整个海淘流程中,物流是一道难关。除了漫长的运输时间外,所需要付出的成本之高几乎超过了商品的本身。从目前市场的定价看,海外物流送往中国,每公斤的成本价至少在百元以上,其中从澳大利亚、英国等地到国内的物流费还得高出一截。

  而且,在海淘圈同样信奉“便宜没好货”原则,那些低于市场价的海外转运公司,往往运输速度更慢,而且贵重物品的运输品质也很难保障。

  因此,在不少论坛上“淘友”寻求拼单,一位专业海淘买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买一件商品400美元,物流运费高达200元人民币,最终总价和国内差不多,就失去海淘的意义了。”

  跨国物流真的有这么贵吗?“洋码头”是目前国内唯一在海外自建有物流航运体系的跨境电商平台,其负责人向《IT时报》记者透露,他们的物流成本实际情况是,从美国到中国,仅航空运输环节,每公斤的物流成本是4元人民币,还不到1美元,即便加上仓储、人工分拣、入关等综合成本,也在6~7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0元。而在不久前,顺丰推出了“全球顺”业务,从美国到中国的首重费用为37元每磅,续重费用为31元每磅,折合换算后约在每公斤人民币70元左右。

  在目前的跨境物流体系中,由于大中小转运公司鱼龙混杂,导致整个行业定价都缺乏统一的标准。据一位从事物流空运的业内人士透露,仓储、空运段、国内物流,以及海关清关等都是决定物流费用高低的重要环节。

  “有些海外物流公司在转运过程中不设仓储,直接在随机地点进行开包分拣,因此,在运输到分拣过程中,人力成本大幅提高,运输品质也会受到影响。此外,部分海外转运公司在国内段选择邮政EMS,物流费相比‘四通一达’,也会明显提高。”

  物流问题同样令电商巨头亚马逊头疼。据了解,亚马逊由于与UPS、DHL等高大上的国际物流公司合作,因此在物流成本上同样缺乏竞争力。“未来的趋势是跨境电商自建物流仓储。”上述洋码头负责人透露,在美国、日本、欧洲自建仓储后,洋码头物流成本能比市场低10%~20%。

  海淘市场缘何频现“高价买假货”?

  说真的,没有一家海淘平台能获得海外资质认证

  网友鲁小姐在微博上哭诉,自己花上千元代购,买到的却是高仿A货。“我千挑万选,看中对方有官方的认证,以及海外代购小票,结果几个朋友一验,发现还是假的。但关键是我花的可是买正品的钱啊!”

  目前,互联网投诉中,涉及海淘的比例正在逐年提高,其中“高价买假货”是较集中的现象。而在“海淘”产业中,代购、买手的信任危机一触即发。

  天猫全球购相当于跨境电商的淘宝,集合了一批中小卖家或个人。“入驻国内的一些跨境电商平台的手续比起海外平台的流程要简单许多。”2009年就进入全球购的吴小姐告诉记者:“在全球购上开店几乎和在淘宝上开店没什么差别,提供身份证、保证金1000元等就可以了,与淘宝不同的是规定仅售海外商品,平时也没有年费、管理费等,只是要交店铺装修费。”

  即便是门槛相对较高的天猫国际,在资质审核上也存在缺陷。“入驻高门槛主要体现在保证金上,海外商户入驻要交2.5万美元的保证金,年费也高达5000~10000美元不等,还要根据交易额支付2%的技术服务费等。”除此之外,官方并不会对企业在当地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实地核实和认证。“很多大陆企业想要入驻平台,就会注册一个海外企业,不过是换个身份,但其本质没有变化。”主营跨境电商服务的递四方科技集团副总裁肖亮告诉《IT时报》记者。

  “到目前为止,国内没有一家跨境海淘平台能获得海外当地的资质认证。”在业内人士曾碧波看来,国内从事跨境海淘的互联网平台基本都不具有当地认证的能力,“海外认证的成本过高,不仅需要在当地有实体公司,还需要派遣专人在当地设立专门机构去调查注册公司的资质、财务报表、主体资质认证等,并且通过当地消费者保护协会的认证。这样做难度高,成本高,因此很少有电商平台会去这么做。”

  而对于换个身份经营的公司而言,本身就很少会受到海外相关法律的监管,或者说,海外相关法律的监管对他们而言并不构成实质的威胁。“海外电商平台在企业资质的认证上通常会根据公司IP 地址做实地认证。”

  一位准备在亚马逊(美国)上开店的卖家告诉记者,为了注册亚马逊美国平台,特地去注册美国公司,但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等来亚马逊的账号,“亚马逊公司会监测你使用的是否是中国IP,或者是中国的电脑和软件,如果确定是这样,即使你用全套美国信息注册,照样会被拒发账号。因此,亚马逊正常的审核流程至少需要几个月时间。”

  记者从在海外从事电商平台经营的业内人士处了解到,按照正常流程,亚马逊美国的审核标准的核心包括是否美国本地24小时内发货、是否在美国注册企业等。对于注册企业一项,其经营成本远高于国内,“一般在美国注册公司、申请银行账号,都需要聘请第三方服务,服务费大概在1~2万美元,此外还要根据公司性质每年向平台交800~1000美元不等的税。”

  记者手记

  国人网络消费有望“国际化”

  据说,亚马逊在跨境电商入华这件事上已经研究了4年,终于在今年得偿所愿。

  业内人士认为,这是中国政府在对外电商上开了个“口子”。而这或许只是开端。前不久,海关发布了《海关总署公告2014年第56号(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对海淘产业的发展给出了明确定位。

  由此推断,中国的海淘产业未来必将迎来洗牌。但这并不是坏事,对行业的发展而言,“野蛮增长”和“鱼龙混杂”的恶性竞争有望终结,而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意义或许更加重大——只有当国内百姓有能力真正以公平公正的方式买到全球商品时。才能说,中国消费者在国际消费市场上的话语权是得到了保障。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人海

上一篇:四大行电子银行客户破10亿 背后金融诈骗频发
下一篇:杨利伟等中国首批航天员将退役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