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正文

流量不清零能否加速电信资费下调?
2014-09-29 14:24:59   来源:贾敬华 微信公众帐号:jiawebjn   评论:0 点击:

\
 

经历了漫长的等待,手机流量不清零政策终于要出台了。多家媒体报道称,自10月1日起,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将正式推出开放套餐内单月流量不清零业务。消息传出,很多网民竞相转告。一些业内人士也纷纷表示,手机流量不清零政策的出台,将会加速电信资费下调的进程。事实果真如此吗?

在很多消费者看来,手机流量不清零政策的出台,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事实上,消费者并没有撼动三家运营商的垄断根基。看下三大运营商的手机流量不清零政策就会发现,仅仅是单月流量不清零。也就是说,当月剩余的流量,也将会在次月月底失效。试问,这样的手机流量清零,有何意义?

在今年5月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到,要求运营商在“上网流量不清零”、“流量可转赠”和“提速降费方案”方面进行改革,鼓励电信企业尽快发布提速降费方案计划,实施宽带免费提速。4个多月过去了,三大运营商并在提速降费有实质性的进展。的确,三家运营商的手机流量单月不清零业务即将出台,可这更像是一个文字游戏。

客观地说,用户每月购买的流量,月底不应该清零,应该继续转结到下月或者下下个月。在国外,很多运营商的手机流量都是不清零的。然而,霸道垄断的三大运营商,一直强制清空用户每月剩余的手机流量。运营商的垄断地位,是手机流量不清零难以推进的原因。

深入来讲,手机流量不清零难以推行,症结还是运营商在资费层面要受政府部门的监管。具体来说,三大运营商每推出一项资费政策,都要得到监管部门的许可,而不是按照市场需求自行制订相应的资费政策。这种体制不打破,电信资费下调无疑是纸上谈兵。

一直以来,每次舆论提到运营商手机流量清零的霸道做法,三家运营商总是以技术原因来推诿。当虚拟运营商的手机流量不清零资费上市后,打了三家运营商一个响亮的耳光,技术推诿也成为一个谎言。更重要的是,政府监管部门每年要求三大运营商完成一定的利润指标,这也是国内电信资费一直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自2009年三家运营商拿到3G牌照后,4年后,工信部向三家运营商发布了TD-LTE制式的4G牌照。在3G网络建设上,三大运营商的投资额度高达数千亿元,每年平均都要近千亿元的投资。在如此大投资成本还未回收时,4G牌照又发放,三大运营商再次投巨资建设4G网络。

目前,4G牌照发放近2年的时间,4G用户渗透率并不高。工信部最新数据称,截至今年8月,国内4G用户数量已经超过2.7亿,渗透率接近25%。也就是说,目前国内大部分用户仍是2G网络用户。三大运营商斥资上万亿元建设的3G和4G网络,渗透率却不足一半。这种过度的投资,让三大运营商背负了巨大的营收压力。要想完成政府监管部门下达的利润指标,三大运营商只能不断提高资费。

仔细回顾一下3G和4G的资费吧。以中国联通这家运营商来说,中国联通3G业务的准入门槛是66元,4G业务的准入门槛为76元。虽说三大运营商有一些本地的3G或4G资费套餐,可这些套餐都是被严重阉割,流量或语音套餐包都是基于本地的。与此同时,三大运营商的宽带业务,也面临升级改造工作。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相继在全国各地启动了光网城市建设方案,为推进光纤入户而努力。

由ADSL接入升级到光纤接入,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同样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一边是3G和4G网络的快速更迭,一边是宽带网络的升级换代。巨大的投资之下,三大运营商的营收压力可想而知。在这样的情况下,总理要求三大运营商提速降费,被运营商推诿亦是必然。

归根结底,三大运营商不响应政策号召的提速降费,以及手机流量不清零等号召,一是因为电信市场没有市场化运营;二是因为政府对电信运营商的监管过严,导致了运营商重复投资建设严重,最终导致运营商无法降低资费。所以,流量不清零政策出台,很难加速电信资费下调的进程。要想推动电信资费下调,必须从电信市场化做起。

相关热词搜索:电信资费 流量

上一篇:iStick果粉的OTG!全球首款Lighting接口U盘
下一篇:名为iStick,配有闪电接口的iStick可以大大地扩充苹果设备的存储容量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