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观点 > 正文

感悟清明
2022-04-02 11:52:22   来源:一闻网   评论:0 点击:

  岁岁清明,缕缕相思念亲恩。一年一度,清明又至。这一植根于传统深处的缅怀先人追述祖恩的节日,在我心中激起追忆逝者的波澜。我和往年一样,同父母亲一起到老家墓地前烧纸挂钱,焚香叩拜,以纪念家中已故长辈。
 
  中国的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祖节日。据专家介绍,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在我国至今已超过2500多年历史。
 
  清明最早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它在春分后半个月,此时春色已浓,阳光明媚,杨柳垂丝,绿草如茵。气温渐渐升高,正是农耕的大好季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古代寒食在清明的前一天,所以古人就把寒食延至清明,由于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就合二为一,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人们踏青的好时候。清明踏青在宋代最为流行。清明扫墓在唐朝就开始盛行,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在继承。
 
  清明祭扫缅怀先人的形式多种多样。传统的有烧纸挂钱,修坟除草。近年来又出现一些新形式,如:献一束淡雅的鲜花表达无声的交流和思念;植一棵长青树,挂上先人名,意在将思念植于土中,四季长青;在家供奉牌位,家人团聚,共同祭拜,教育后代饮水思源。我还觉得清明节写篇怀念文章,寄托对先人的哀思,既不落俗套又意义深远,也不失为一种好形式。我们国家从2008年开始,清明节作为法定的假日,这一决定得民心、合民意。清明假日化就是对这一传统节日的正名。
 
  以前曾一度认为清明扫墓祭祖是迷信。千百年来人们在清明节里通过扫墓祭祖的方式怀念先人,“慎终追远,明法厚道”,体现了感恩祖宗,传承中国人民家庭荣誉的文化传统,合理的纪念祖辈先人,并非低俗的迷信活动。
 
  今天,国家用法定的日期鼓励人们过清明节,这也正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悟和认同。清明节不仅是扫墓这一形式,它承载的是一种道德,一种文化。寄托着炎黄子孙崇敬先人,仰慕先贤的情怀,它对延续中华民族血脉相连,薪火相传精神起着巨大的作用。清明假日化,我们更应该深刻领会这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要通过对先人的感恩、敬仰,获得思想升华,通过对先人的缅怀,获是灵魂的熏陶。
 
  祖宗恩情不能忘,传统文化不能丢!
 
  清明节的真正意义就在于让我们民族的优良文化得以代代相传,万载永续。
 
  在这个特定的时间回忆过去,一个个先我而去的亲人、好友,他们的形象逐渐浮现在我的脑海,我一一的将他们的事记下来,以寄托哀思。“每逢佳节倍思亲。”想念他们就将这些文字翻出来重温一遍。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对已逝的亲人之恩,虽难以回报,但我始终没有忘记他们。他们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力量,他们的坎坷让我认识了历史,懂得了人生。(通讯员:万方)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做“黄文秀”式的驻村干部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