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观点 > 正文

中国式脱贫奔康乡村振兴 经历了五个阶段
2020-02-03 13:15:12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乡村振兴是农村治理的新时代,是脱贫攻坚的升级版。经本文作者四川省蓬安县石孔乡人民政府伍声春同志梳理总结,自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式脱贫奔康、乡村振兴,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脱贫奔康乡村振兴的打基础阶段(1949-1977年)
  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人民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一片废墟中,屹立在世界东方,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经社会主义改造,在全国上下老一辈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下,以战天斗地的精神,打下了坚实的工业基础和农业基础,但由于城乡二元和社会经济制度导致40-50%人群处于生存贫困状态。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人民公社体制下的计划经济,以生产队为基础的大集体生产,实行多劳多得,工分制分配方式,对缺劳户、孤寡老人等困难户,由生产队以(钱粮)补助或国家给予困难补助方式进行救济解决。

  第二阶段:脱贫奔康乡村振兴的起步阶段(1978-1987年9月)
  这一阶段是在启动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下的贫困瞄准和扶贫,其特点有二个:一是允许一部份人先富起来,二是抓应急救济(也称此为救济式扶贫)。
  1978年后,结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承包经营制,赋予了农民更多的经营自由权,从此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经济进入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并逐步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行的时期。通过放宽农产品价格,发展乡(镇)企业等成为主要扶贫奔康方式。

  第三阶段:以区域性为重点的开发式扶贫奔康乡村振兴阶段(1987年10月-2000年)
  以1987年10月召开的“十三大”提出的我国发展“三步走”战略,到2000年我国实现整体小康目标为标志。
  这一阶段经历了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和重点攻坚式扶贫两种方式,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国家针对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较低的地区进行综合开发,以解决贫困地区人口温饱问题。扶贫工作由原料来的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移。接着从1991年起,进入重点攻坚扶贫,针对生产、生活条件极为恶劣,脱贫难度较大的地方农村贫困人口,进行集中帮扶行动。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以向贫困县瞄准为重点的区域经济,实施开发式扶贫,主要任务是以解决普遍性贫困转变为区域性贫困,国家成立专门扶贫工作机构,引导农民发家致富,建立以县为对象的目标瞄准和机制,将70%的扶贫资金用于贫困县,到2000年底“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发生率从14.8%下降到3%左右。

  第四阶段:以贫困村为重点的开发式扶贫奔康乡村振兴阶段(2001年-2012年)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扶贫开发做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央工作会议又提出了“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战略,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
  这一阶段以贫困村瞄准为重点推进的开发式扶贫,2001年政府开始实施村级瞄准机制,进一步鼓励、帮扶农民发家致富。主要特点是:以整村推进为主,强调群众参与式扶贫,以村为单位综合开发,以产业化扶贫和劳动力转移为“两翼”的扶贫奔康模式。

  第五阶段:精准扶贫阶段(从2013年至今)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绘制的“中国梦”发展新战略和“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实施城乡统筹融合发展。到2020年实现“五位一体”的全面小康目标为标志。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的要求,2014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对我国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战略性创新部署,提出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此后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精准”的扶贫奔康战略实施重点等要求,落实“两手抓”工作举措。一手抓精准扶贫开发减贫工作,一手抓防止返贫巩固提升工作。
  这个阶段的脱贫奔康乡村振兴社会化治理体系基本形成,其主要的特点是“以户为主、分类管理、精准扶贫”,围绕脱贫奔奔乡村振兴目标开展“五自”(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活动。并逐步的向人瞄准,做到规划到户到人,帮扶到户到人。落实“三级”“九型”责任新体制和以户为基本责任单位的“一责双线”脱贫奔康乡村振兴责任落实到户到人。并逐步由以户为主的“小店经济”向以人为主的“乐园经济”过渡。到2050年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总目标。(四川省蓬安县石孔乡人民政府 伍声春)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建设新时代背景下的“健康中国”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