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 > 正文

信阳固始县:以工代赈工程深陷“质量门”
2012-11-22 09:40:27   来源:无锡生活网   评论:0 点击:

  环球网河南频道11月20日信阳综合报道偏远乡村几代人盼来的一条水泥路,修好使用不到两年时间,路面石子裸露,混凝路裂缝无数,以工代赈路成了“豆腐渣”工程,数十万工程款去向不明。这条“缩水”2.2公里的“豆腐渣”工程是如何成功通过了相关单位的验收?近日,环球网河南频道记者赴固始县往流镇进行实地调查走访。
  
  以工代赈工程起沙、裂缝、石子裸露
  
  11月14日,记者来到村民反映的往流镇至司楼村的这条水泥路上,路旁有一块牌子,表明这条路属于“以工代赈”项目,该项目位于固始县往流镇街道至司楼村之间,总投资180万元,中央预算内以工代赈补助投资160万元;地方投资20万元,发放劳务报酬16万元。该项目为,新建四级水泥路,全长8公里。于2010年9月开始施工,2011年3月竣工。
  
  记者开车前行,发现这条长8公里的以工代赈路实际只修了5.8公里,且该路到处起沙、裂缝,石子裸露下沉。“没想到我们盼了多年的水泥路,却成了现在这个样子,这路才修好不到半年时就开始坏了,现在越坏越厉害。”一名村民无奈地说。
  
  
  
  路面石子裸露坑洼不平/图
  
  据去年参与修路的一位张姓村民介绍,“他是潢川县的,他的老板是其中一个小的包工头,当时路修的时候用的水泥都是从安徽弄来的次品水泥,水泥根本就不合格,路基当初没轧好,路基为凸字型,路的中心混凝深度不够,再加上水泥标号达不到,沙子用的是粗沙,施工速度过快,活干得粗糙。这样搞,不出质量问题才叫奇怪!
  
  
  
  路面裂缝随处可见/图
  
  
  
  为防止大型车辆行驶各个路口均设立了隔离墩/图
  
  经记者实地查看,从往流镇街道至司楼村这条公路的各个路口均设立了隔离墩,以防止大型车辆行驶,不存在超载车辆破坏公路的情况。沿着公路自西向东,路面出现大面积石块裸露,路面开裂,坑洼不平等情况。
  
  公路“缩水”2.2公里数十万工程款去向不明
  
  当地村民爆料称:“国家修的是8公里的路,但这条路实际上只有6公里左右”。在周围群众帮助确认此条公路的两端起点后,当地村民随同记者驾车进行了实地测量,发现“固始县往流镇街道至司楼村防洪公路”的整体长度为5.8公里。
  
  据了解,中央预算内以工代赈补助资金为160万元,连同地方投资20万元,计划新建四级水泥路8公里,发放劳务报酬16万元。
  
  也就是说,折合每公里成本为20万元左右,那么“缩水”的2公里的工程款又去了哪里呢?
  
  “问题工程”如何成功通过验收?
  
  国家出巨资欲修建8公里的水泥路为何只修了5.8公里,“缩水”的2.2公里哪里去了?往流镇纪委书记韩玉峰说:“这2.2公里的路并不是没有修,只是修在其他地方了。”此回答令人大跌眼镜。针对路面起沙、断裂及公路“缩水”等问题,韩玉峰则解释称:“当时修路时水泥涨价,工程停了2个月11年3月才竣工。镇里也接到过群众反映该段路的质量问题,但经过固始县交通局、公路局的检测,该路在正常质量范围内,水泥标号达标、强度检测达标,县发改委已经验收合格。”
  
  据固始县政府官网公布信息了解到,2010年固始县实施重点项目48个,其中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42个,往流镇陈族至司楼防洪水泥路工程也被固始县政府列为重点工程示范性项目。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示范性项目却被当地群众称为“豆腐渣”工程。当地群众纷纷质疑,“这么差的路怎么就能通过相关部门的验收呢?相关领导是忘却了自己的责任,还是被利益链条绊住了手脚?”环球网河南频道记者将对此事继续予以关注。
  
  延伸阅读:
  
  据路桥专业人士解读,大多数建筑建设工程在建筑过程中或擅自篡改设计、或偷工减料、或使用劣质材料。公共投资项目中大量存在的腐败机会,使得建筑领域一直是腐败的重灾区。据有关方面统计,在一些地方近些年发生的腐败大案要案中,90%以上与建筑工程领域项目有关。在中纪委进行的一次反腐民意调查中,建筑工程领域被群众选为5大腐败领域之首。巨大的利润空间,使得一双双黑手伸向建筑领域。而且由于管理者失职、渎职,工程的质量问题很多时候似乎只有靠突发事故进行“检测”,而每一次“检测”的结果,不仅是豆腐渣工程被暴露,还伴随着老百姓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相关热词搜索:信阳 固始县 工程

上一篇:贵州5名闷死儿童生前时光:在家只能吃稀饭盐巴
下一篇:金融央企领导职务消费12条禁令发布 禁止公款买房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