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正文

中小股东阻击首钢重组 基于对钢铁行业担忧
2012-09-17 10:07:28   来源:中金在线   评论:0 点击:








  首钢重组后,迁安钢铁的置入将使首钢股份结束空壳化,而中小股东的反对,是基于对钢铁行业的担忧
  
  首钢股份重组方案在第一次股东大会投票被否2个月后重启,并最终在8月23日获得投票通过。
  
  受石景山主生产线停产影响,首钢股份从2010年净利润34967万元降低到2011年的1178万元,并在今年一季度产生了15069万元的巨额亏损。首钢股份旗下仅有的两处业务之一,第一线材厂在今年停产后,首钢股份的业务经营陷入了更加困难的境地,首钢重组迫在眉睫。
  
  重组后,迁安钢铁得以顺利注入,首钢股份将避免产业空壳化。
  
  然而,首钢股份的小股东并不同意这个重组方案。在方案通过后的第二天,首钢股份就陷入了狂跌。小股东们认为,市场表现已经证明了他们的判断。
  
  “重组方案通过后,一切都将原形毕露。”中小股东并不相信,重组后首钢将会盈利。
  
  大、小股东的分歧在于,前者更在意延续钢铁主业,而后者已对钢铁主体彻底失望,认为首钢应该放弃钢铁主业,利用现有土地、资金转向为投资公司。
  
  这样的分歧,还导致了重组方案在第一次股东投票中,未获通过。
  
  投票风波
  
  首钢股份股权集中度高,仅首钢总公司就占有全部股权的67%,占流通股的30%。前十大流通股及基金持股,占总流通股的比例超过11%。
  
  股权的高度集中,有利于首钢总公司和大股东的意志能够得到较好地实现,但也意味着中小股东的建议很难被采纳。
  
  尽管在首钢重组投票中,最大股东首钢总公司被作为关联方排除在外,但是,大、小股东之间关于重组方案的博弈却愈演愈烈。
  
  2010年,首钢股份石景山厂区全面停产,以进入资产重组程序为起点,大小股东之间就形成了截然相反的两派意见。部分中小股东认为,钢铁行业已连年亏损,首钢股份应该放弃钢铁主业,利用现有土地、资金转向为投资公司;而以首钢总公司为主的大股东认为,放弃主业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这只是股民的一种情绪表达,迁钢置入势在必行。
  
  从此,两派意见针锋相对,直至2012年6月25日,第一次重组方案的投票表决。
  
  为阻止首钢股份置入迁钢的重组方案,中小股东组成了网络维权团体,组建网站,将全部反对意见以及对于迁钢业绩的质疑公之于众,并通过QQ、论坛等方式进行串联。
  
  作为应对,首钢总公司一方面连续发出相关重组置入、置出资产以及关联交易的承诺函、独立董事意见、法律意见,进行解释说明;另一方面,还邀请了13家媒体赴迁钢集体调研。
  
  据首钢总公司董事会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为了确保第一次投票通过,董事会几乎是满负荷工作,按照股东花名册逐一致电,力劝投支持票。
  
  然而,第一次投票结果,却令所有人大跌眼镜。反对方仅以0.53%的微弱优势取胜,按当日投票人平均持股数约4.8万股计算,仅仅多出不到22人。
  
  首钢“大意失荆州”。中小股东网络维权团体开始为侥幸的胜利而欢呼。更有分析师揣测,首钢重组被否,将使首钢方面信心大挫,再次重组方案将面临较大调整,而且遥遥无期。
  
  然而,就在第一次重组方案被否22天后的7月17日,首钢股份即发布了《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启动了二次重组投票。
  
  这一次,首钢密集调集资金入场,试图一举击败中小股东的阻挠。
  
  7月20日,首钢股份集中向市场发布了一系列承诺书、报告书。首钢股份在原有重组方案基础上,做出三条承诺:2012年重组后,首钢股份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68亿元,一改首钢股份目前的“亏损”现状;未来三年,每年现金分红金额不少于首钢股份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80%;三年内将推动首钢矿业公司铁矿石业务资产,以公平合理的市场价格注入首钢股份。
  
  走完法定程序后的第二个交易日,大量资金开始入市。从7月23日至8月17日,投票股权登记确定日期前的三个交易周,首钢股份一路上涨,涨幅达到10%。大户、超大户交易资金净流入2015万元,平均约合900万股。而中效交易资金成出逃态势,三周共流出4873万元。
  
  这仅仅是一种避险行为。
  
  对于首钢股份的一系列动作,中小股东网络维权团体也看出了端倪,开始在网上号召中小股民不要出逃,坚持持仓,阻止首钢股份重组方案二次过会。
  
  中小股东网络维权代表陈鹏举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征集1亿股反对票。”
  
  然而,中小股东的抵抗并未奏效。
  
  8月23日,二次投票结果显示,在总投票股份数增加近50%、合计近1亿股的情况下,反对票只有6451万股,比第一次投票反而减少了156万股。最终,首钢股份重组方案以赞成票2.25亿股、占比67.81%获得通过。
  
  面对这样的结果,陈鹏举显得万分无奈。“投票结果并不代表市场对于首钢股份重组价值的认可,也不能说明股东们对于重组方案的支持,这完全是一场大股东导演的‘投票表演’。”
  
  业绩能否变脸?
  
  大小股东之间的分歧,关键在于首钢未来能否盈利,给投资者带来回报。
  
  齐鲁证券研究所分析,首钢股份未来的盈利能力并不乐观,重组后的首钢股份主要由迁安钢铁、首钢冷轧和其参股的北汽股份三部分组成。其中,北汽股份预计2012年和2013年为首钢股份贡献利润4.36亿元和5.47亿元;而首钢冷轧预计年亏损则高达7.5亿元、7.9亿元,后者2012年、2013年约为首钢股份贡献净利润-3.16亿元、-2.43亿元。
  
  2012年一季度,迁钢吨钢净利润仅为62元。考虑到钢材市场低迷,钢厂减产、钢价下跌的不利因素,预测迁钢2012年、2013年净利润仅约为3.38亿元、3.75亿元。
  
  如此算来,即使置入迁钢,首钢股份未来两年依然处于亏损边缘。
  
  然而,“情况还不止于此。”中小股东网络维权代表陈鹏举说,首钢股份在置入迁钢过程中,还存在着关联交易、利润输送的疑点。
  
  根据首钢股份重组草案第105-108页透露的数据,迁安钢铁2011年生产铁水783.5万吨,按其中含铁元素量计算,其消耗的铁矿石数量最低不会低于1173.97万吨。2011年,其矿石采购总金额为125.3亿元,其中90.6%为球团矿。也就是说,迁钢每吨铁矿石采购价格为1067.46元。
  
  这几乎是一个其他钢铁企业难以企及的低价。
  
  2011年,全年球团矿的价格一直保持在1200元/吨以上,最高甚至达到1600元/吨。小股东们担心,这种低价的可持续性。如果首钢矿业以低于市场200—600元/吨的价格向迁钢出售矿石,仅仅是为提高迁钢业绩并置入首钢,那么,一旦迁钢置入成功,是否会将矿石售价恢复到市场水平?届时,迁钢吨钢成本最低将上涨接近100元,而2012年迁钢吨钢利润只有62元。
  
  基于如上担心,部分中小股东将一封《关于首钢迁钢2011年业绩造假的举报信》递至证监会,希望能得到权威的答复。
  
  然而,在证监会8月14日的书面答复中,却要求小股东自行与首钢核实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
  
  陈鹏举表示,重组方案通过后,迁钢被粉饰过的业绩可能瞬间变脸。这个时候谁还有心思关心统计口径?除了首钢总公司和大股东深知其中关联,其余即使是临时进场的大资金也没有人愿意甘冒这个风险。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在首钢重组投票股权登记完成的第2个交易日,首钢股份便出现了大、中资金退场的迹象,之后,首钢股份便是接连11个交易日的下跌,截至9月4日,跌幅达20%,大、中户交易共流出资金3700万元。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中国著名冶金专家许满兴却不这样认为,“首钢有自己的矿业公司,给迁钢低价供应铁矿石,这是任何一个钢铁企业集团都会采取的正常操作。推进钢矿一体化经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首钢完全有能力长期支持迁钢的生产。”
  
  但小股东们仍然不相信,首钢会实现盈利。“首钢已经承诺的太多了,到现在几乎无一兑现。即使做出业绩承诺,到时真若亏损,股民又将如何?”
  
  中国联合钢铁网分析师胡艳平表示,尽管在第二个重组方案中,首钢总公司做出首钢矿业未来三年置入和业绩承诺,但是,三年等待的不确定性,并不能解除人们对于业绩变脸的担心。
  
  首钢原任董事长罗冰生却一直看好首钢,他认为,对于首钢股份来说,经过这么一番折腾,未必不是好事。愿意留下来真心发展产业的已经留了下来,不愿意的已早早离开。迁安钢铁的置入将使首钢股份结束空壳化,找到发力点。
  
  除了矿山支撑外,迁安钢铁从技术、工艺到设备、产品都处于国内甚至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迁钢已于7月初中标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的36.4%,近50万吨的X80管道钢的生产,合计合同金额接近23亿元;1.6毫米集装箱板的生产也占据了国内25%的市场份额,在2.5毫米集装箱板价格走低的情况下,1.6毫米乃至更薄型号的产品却在小幅走高。
  
  此外,迁钢生产的取向电工钢,也正在取代普通硅钢,售价达到15000元/吨,高出普通电工钢售价近3倍。
  
  “迁钢的盈利能力其实并不值得担忧,完成重组承诺的2.68亿元盈利,已经是最坏打算。公众对于首钢、迁钢业绩的不信任,其实是基于对整个钢铁行业的担忧。”
  
  中钢协副会长王晓齐表示,目前钢铁行业陷入全行业亏损边缘,这给公众留下一个钢铁产业已经没有希望的错觉。但是,在整个钢铁行业面临重新洗牌的时候,正是其中优秀企业渡过“寒冬”,得以大显身手的时机。 

相关热词搜索:中小 股东 阻击

上一篇:券商左右为难 研究领域调整面临两难尴尬
下一篇:家得宝一夜关闭最后7家店 员工拉横幅讨薪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