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正文

上市公司高管离职潮调查
2012-09-17 10:05:33   来源:中金在线   评论:0 点击:








  大量的中小企业上市正在批量造就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其中不乏持有公司股权的高管们。但由于A股对高管抛售所持股权有着诸多限制,为尽早抛股实现财富梦想,不少高管开始寻找“曲径通幽”的办法——辞职。
  
  随着上市公司中报披露的结束,上市公司高管离职呈上升之势。
  
  据统计,自上市公司中报结束后,几乎每天都会有公司高管辞职发生,截至9月14日已有70家公司公告高管离职,自7月份以来两市已有360家公司宣布人事变动,辞职的董事长、董秘、总经理、董事等高管超过400人。其中,9月4日就有16位高管同时辞职,14日又有11家上市公司发布了高管辞职的公告,涉及13名高管。
  
  据上海财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统计数据显示,自今年1月至8月合计已有1145家上市公司发布高管离(辞)职公告,这一数字比2011年前8个月的880家增长了30.11%,较去年前8个月的平均月增幅高31.05%。
  
  新金融记者翻阅上市公司公告发现,其中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高管流动最频繁。而对于辞职理由,公司在公告中多称是“工作调动”、“个人原因”以及“身体原因”。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令中报过后上市公司高管集中离职呢?高管离职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它又会给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高管离职潮涌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从相关上市公司的最新财报发现,离职高管所在的上市公司近期业绩多处于低迷状态。此外,业内人士预测,高管辞职除企业经营战略变化、行业发展预期不稳定等原因外,还可能因公司业绩不佳,想为后期套现埋下伏笔。
  
  业绩不好或受牵连
  
  虽然高管层的稳定与否一向与上市公司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利害关系,高管辞职的隐性动机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投资者对公司的判断,但是新金融记者查阅多家公司公告发现,近期高管离职似乎已经“势不可挡”。
  
  据记者粗略统计,近期的上市公司高管离职事件不下百起。自从中报披露进入尾声以来,上市公司高管离职就一直处于频发状态,每个交易日沪深两市都会发布10起左右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公告,除了9月14日的11家外,9月4日有16家;9月1日也有10家公司发布高管离职公告;稍早前8月31日,这一数据达到了11家;8月30日发布高管离职公告的公司虽然只有6家,但高管变动的人数却仍然达到9人,并且人事地震还涉及到金融企业高管,中信银行(601998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当日包括行长在内的三名高管宣布离职。
  
  记者发现,高管辞职似乎与公司业绩呈现一定的关联度。据不完全统计,8月以来超过六成的高管辞职都发生在半年报业绩下滑或表现不佳的公司中。分析人士普遍推测,中报业绩不好应该是触发本轮高管离职洪峰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Wind资讯统计,上半年沪深两市2434家上市公司的总利润额(盈亏相抵)刚过万亿,较去年同期有小幅下滑。上半年沪深两市所有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为10069.26亿元,而去年同期这些公司的净利润为10166.11亿元,利润总额出现了小幅下降的趋势。在2434家上市公司中,业绩出现增长的公司为1207家,与业绩出现下降的公司数量基本持平。但业绩同比下滑的企业大面积增加,这也是最近三年以来非常罕见的现象。
  
  以鑫科材料(600255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为例,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到了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谭小文、公司董事谢有红、独立董事郑明东、公司董事黄宪法及公司副总经理徐承银等人的辞职报告,在上市公司中高管辞职的数量最多。尽管没有权威报告显示高管离职跟上半年效益有关,但是公司中报显示,上半年鑫科材料的业绩并不好:营业利润下降91.25%,净利润下滑76.20%。
  
  此外,二重重装(601268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的业绩大幅下滑585.46%,在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为-3.97亿元;宏达新材(002211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净利润-761.96万元,同比下降122.35%;副总经理辞职的艾迪西(002468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半年度净利润则是下滑了75.99%;浙大网新(600797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半年度净利润下滑幅度也是达到了76.44%;莱茵生物(002166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更是在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35.71%的情况下,仍旧大幅亏损1780.16万元。
  
  在分析人士看来,中报过后上市公司在经营上面临着诸多调整,导致高管流动较多也属正常。但是,对业绩不好的公司高管来说,因为要对公司业绩负责而面临较大压力,更加剧了高管的离职潮。
  
  从本轮高管离职潮发生的时间点也不难看出,从8月下旬开始,上市公司高管离职案例明显增多,实际上,8月下旬已经是上市公司中报披露的末期,大部分上市公司已经在此时间点前披露完了各自的中报,因此基本可以判断,本轮离职的上市公司高管中,绝大部分人的离职是发生在各自公司的中报发布之后。
  
  工作变动背后有隐情
  
  记者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高管离职公告中披露的原因不外乎“个人原因”、“身体原因”、“工作变动”等含糊其辞的表述,但是在这些表象的背后,也存在不少隐情。
  
  在公告高管离职的上市公司里,以华工科技(000988基金吧,行情,资讯,重仓股)为例,7月25日晚,华工科技发布公告称,“因工作需要,另有任用”免去马新强公司董事长职务,仍保留其党委书记等职务、公司第五届董事会董事和战略委员会召集人、审计委员会委员职务。
  
  此次董事长变更或与此前华工科技多名高管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有关。早在今年6月初,华工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马新强因涉嫌违反相关证券法律法规、董事长秘书刘卫因涉嫌内幕交易,独立董事骆晓明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以及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持股的武汉新金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将被证监会调查。6月16日,华工科技发布公告称,正受证监会调查的三位公司高管中已有两位当事人离开岗位,独立董事骆晓鸣已提出辞职,刘卫的董事会秘书职务已解除,其他相关职务正逐步调整。
  
  除了华工科技,因工作变动“撂挑子”的高管还有不少。8月20日晚间西南证券(600369基金吧,行情,资讯,重仓股)披露2012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05亿元,较上年同比下滑14.1%;实现净利润2.82亿元,较上年同比下滑15.72%,每股收益仅0.12元。与此同时,公司发布公告称,翁振杰和王华“因为工作需要”分别辞去公司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的职务。而此前也有公开资料显示,翁振杰曾受重庆市人大代表张明渝的实名举报,称其“涉黑”。
  
  记者统计发现,沪深交易所公告显示,截至9月14日,今年以来已有超过40位上市公司董事长辞职。其中超过半数因为“工作变动原因”辞职,仅6月至今就有超过10位董事长因上述原因离职。
  
  减持套现成焦点
  
  不过,除去这些特征比较“明显”的公司外,多数公司高管辞职的原因仍旧让人“摸不着头脑”。有业内人士指出,高管辞职除了部分可能是因为公司借壳或业务转型外,更多的上市公司尤其是创业板、中小板公司高管密集“人事地震”,可能是为套现埋下伏笔。
  
  “种种迹象表明,不少高管离职与减持股份难脱干系,而创业板的‘套现’问题依然是大众关注的焦点。通过离职为日后减持股份扫清障碍、铺平道路,是不少上市公司高管选择离职的真正动因,同时A股的提款机效应催生了高管离职潮。”财经评论人士皮海洲表示。
  
  根据《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高管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票,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票总数的25%,多数上市公司也规定,季报或年报、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的窗口期,持有公司股份的高管也不能对公司股份进行减持。高管一旦辞职,减持步伐将大大提速——据有关规定,上市公司高管离任半年后可以减持50%的解禁股,18个月之后则可全部套现。
  
  “在经济增速放缓和大盘持续低迷的弱势行情下,超过半数的投资者看空后市,与其看着公司业绩和股价一天天下滑,还不如早日将股份套现落袋为安,不排除当前这波离职潮是在为此后的套现埋下伏笔的可能。”皮海洲表示。
  
  这一点从深市“重灾区”身上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自从首批创业板公司上市以来,造就了相当一批亿万富豪。与去年相比,今年以来高管和股东们的减持势头更加迅猛,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二季度以来,有35家创业板公司的48位高管先后递交了辞呈。其中,仅创业板今年以来共发生887次减持,总共涉及129家公司,套现金额达56.2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10月底首批创业板公司将迎来“大非”解禁,特别是近两个月以来,创业板高管和股东减持意愿突出。其中,最惹人注目的就是乐普医疗(300003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共发生减持13次合计12.8亿元。其次为华谊兄弟(300027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高管减持12次,共减持3.32亿元,个人股东减持50次,共减持5.58亿元。银江股份(300020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也发生减持13次合计3.13亿元。
  
  不少公司虽然减持绝对金额不大,但涉及人数较多,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减持的群体效应。探路者(300005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发生减持36次共套现1.84亿元;东方财富(300059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减持34次,共套现1.36亿元;冠昊生物(300238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的减持次数也超过20次,被套现3.89亿元;数码视讯(300079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被减持25次,套现4311.3万元;华星创业(300025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发生减持30次共1.37亿元;吉峰农机(300022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发生减持67次共2.01亿元;大禹节水(300021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发生减持48次共1.43亿元;华测检测(300012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虽然合计减持共0.34亿元,但共发生减持53次,其中高管减持51次。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不少股东减持后不再持有该公司任何股份。
  
  专家建议抬高减持门槛
  
  因自身资金需要,上市高管适量减持所持股份无可厚非,但由于不少高管是身携“巨款”离职。“这意味着其对企业前景的判断较悲观,并且认为当前股价被高估。然而,支撑高管顺利套现获利的,却是发行制度、减持制度、股权激励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缺陷。因此应该抬高高管减持套现的门槛,在立法和监管中给予必要的设置进行限制。”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
  
  “因为高管本身对自家公司经营状况最清楚,如果上市高管为套现而不计成本、毅然决然地大规模减持,足以说明高管对公司的前途缺乏信心,而且很多上市公司高管减持后并没有及时将减持信息告知中小股民,甚至长期秘而不宣,严重侵犯了投资者的权益。要破解高管离职套现频发这一现象,形成公道合理的发行价是关键,而完善减持制度则是保障。”北大纵横合伙人何远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一些业内人士也建议,通过适当延长持股高管辞职后的限售期限,控制辞职高管减持节奏。平安证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师王韧认为,延长持股期限可以促使高管更加专注于公司价值的持续成长而不是一上市就忙着套现的欲望,对于防范溢价发行后公司高管把资本市场当作套现机器有重要意义。
  
  对此,浙江大学的冯培恩教授也曾补充建议在《公司法》中对公司董事、监事、总裁和董事长等高管在辞职套现后再就职方面明确规定:“禁止公司董事、监事、总裁和董事长等高管在辞职套现后五年内到任何上市公司就职,同时禁止他们在三年内到非上市公司就职”,以加大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套现的风险。
  
  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创业板寄托了政府与投资者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希望,而目前创业板却有折戟沉沙之忧。一批僵尸公司身披创业公司之名,在市场行盗窃之实,对这样的上市公司必须设立高门槛,以断绝盗窃之路。第一,对于利润大幅下滑的创业板上市公司限售股减持,必须提起财务的重新审计,看上市之时是否有造假之嫌;第二,大力约束那些背景莫测的投资机构;第三,创业板上市公司必须经历一个行业周期的考验。 

相关热词搜索:上市公司 高管 离职

上一篇:专家称中药现代化成为国家战略指日可待
下一篇:家得宝一夜间关闭最后7家门店 员工拉横幅讨薪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