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正文

不忘初心,接力贵州银饰传承
2019-03-25 09:56:20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贵州毕节银饰锻造技艺传承人——熊健
  
  90、95后在人们的印象中,往往被社会用“小祖宗”、“享受族”、“赶潮流”、“拼爹族”等名词来比喻,虽未免有些片面,但这恰是一种社会想象,体现了这个阶段的孩子不太能吃苦和不能信念坚定于一件事上……,可是在贵州毕节就有一个95后,他大专毕业后,放弃了亲朋介绍他到一线城市广州某高薪职业的机会,而是选择一个“枯燥”的行业—银饰锻造,以他自己的话说“我就是愿意做一个地道的手工银匠!一个贵州的银匠!一个中国的银匠!将中国的银饰锻造技艺传承下去!”他就是毕节年轻的“银饰锻造技艺传承人—熊健”!
  
  苗族银饰是贵州标志性的民族文化特点之一。苗族银饰以大、重、多为美,苗族崇拜的图腾也是银饰作品,可见银饰也是贵州苗族文化的一个特殊符号。具有上千年历史的苗族银饰可分头饰、颈饰、胸饰、手饰、盛装饰和童帽饰等,其多样的品种、奇美的造型与精巧的工艺,都是通过贵州银匠大师们的精心设计,由绘图到雕刻和制作有30道工序,包含铸炼、捶打、焊接、编结、洗涤等环节通过手工完成,每一件成品向人们展示出一个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和具有丰富内涵的精神世界。

\
 
  然而令贵州政府和一身酷爱银饰锻造、为数不多的老工匠们内心无不担忧着银饰锻造行业的未来,常问“后继可有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为了提高制造效率和产量,现代的机器已经逐渐取代手工银饰的制作。现代化银饰工艺品相继打开了市场,走进了千家万户。这无疑冲击了贵州“纯手工”银饰的市场,传统手工优秀的银匠越老越少,有发心、有潜力而且能静心的学习并坚持手工制作银饰的“后生”堪称稀有了,熊健就是贵州著名银饰公司“丹寨县国春银饰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王国春大师发现的一颗新星。
  
  熊健,1995年出生于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板桥乡,从小喜爱银饰锻造,高中毕业后,他放弃了已达分数线的其他大学,毅然决然进入了黔东南职业技术学校,因为那是贵州唯一能跟传统银匠大师学习手工艺品的地方,他在那里选择了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潜心学习了首饰设计、泥雕、绘画、蜡染和银饰錾刻。当别的同学沉浸于网吧,玩网游的时候,他在琢磨首饰设计,研究蜡染,到实习车间不断练习银饰制作的每个工艺……。

\
(贵州省科技院张院长及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岳所长现场调查指导工作)
  
  在校期间,由于制造手法“新颖”“大胆”在学校与师傅的力推下参加了:2017贵州省黔东南州国际民间文化旅游产品博览会“能工巧匠”比赛,并获得“银饰组”二等奖!也因此受到了“全国劳模、贵州省工艺美术大师、贵州省高级工艺技师”王国春的大师的亲睐,并收为徒弟,因此得到国春大师的倾囊相授,加上自己的悟性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他的技艺不断提高:从平雕到浮雕,从手镯到银碗,再到银壶等,一步一步下来,在师傅的指导下,熊健的技术都得到迅速的提升,获得了“贵州省高级民间手工艺三级制作工”称号。

\
 
  在技艺进步和小小成就面前,熊健内心在思考的不是功利,而是银饰手工锻造技艺的未来,学习的过程中他深深体验到:学习银器制作技艺是一个磨练身心的过程,完成一件好的银器不仅需要有能够坚持长时间打磨、雕刻的臂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制作人耐得住寂寞,潜下心来与作品融为一体,这就是对银匠锻造技艺的热爱和执着,这就是可贵的工匠精神……,如果摒弃这样的精神,是有损于自己的初心,接过手工银饰锻造技艺传承的接力棒,就一定要坚持走下去,并将其发扬光大!
  
  “人有善愿,天必佑之”,熊健的传承信念和刻苦精神,让人们对95后有一个崭新的认识,也相信在他的银饰锻造道路上,将更加辉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致敬匠心,不忘初心,传承非遗精神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