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期货 > 正文

期货业五大乱象折射期货公司盈利模式尴尬
2012-08-10 14:07:12   来源:网易   评论:0 点击:

  长期以来,期货公司单一的经纪业务盈利模式引发了行业内的不正常现象。归结起来,主要有手续费大战、人才挖角、代客理财、从业人员违规炒期货、投资者对敲交易等。如今中国期货市场处在发展和创新的关键时期,以往单一的盈利模式将引发变革,虽然这需要一个艰难长期的过程。到那时,期货业这些乱象或许会不复存在。
  
  长期以来,期货公司单一的经纪业务盈利模式引发了行业内的不正常现象。从手续费大战、人才挖角,到代客理财、再到违规交易,种种乱象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期货公司盈利模式的尴尬和无奈。如今这一局面将面临改观,期货新产品相继推出,资管业务放行,
  
  期货公司将步入加速发展阶段,迎来以传统经纪业务管理模式为基础,新的自管业务模式为主的全新局面。
  
  乱象之一:手续费恶性竞争
  
  单一盈利模式折射行业同质化的残酷竞争
  
  期货公司一次又次地陷入了手续费大战的怪圈,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期货行业靠单一经纪业务盈利模式的尴尬和无奈。
  
  目前期货机构盈利途径依靠单一手续费收入。据了解,目前多数期货机构营业收入中90%以上是靠手续费,而手续费竞争不仅在小期货公司间存在,很多大型期货公司也存在压低手续费招揽客户现象。期货公司大小之分只是看其净资本,而不完全指公司核心竞争力,由于中小型期货公司在取得创新业务资质方面难以达标,从而导致行业同质化现象。那些净资本高的期货公司通过压低手续费来吸引客户,而由于有些小期货公司在竞争中明显处于劣势,更是热衷于大打价格战。不过,小的期货公司对于手续费竞争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业内资深人士表示,无论是大型期货公司还是中小型期货公司,手续费的恶战都不会给双方带来好的结果。面对行业同质化的竞争局面,期货公司未来发展路径必须改革,不过,鉴于期货业单一经纪模式,短期手续费恶战或很难扭转。
  
  据《证券日报》记者调查了解,目前,期货行业手续费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从最初的低手续费标准发展到零手续费收取,再从零手续费收取过度到手续费返佣局面,甚至发展到期货公司把保证金利息返还给客户,以及期货公司推出的手续费“套餐制度”,这一无序竞争似乎让行业发展进入“残酷”时代,同质化竞争严峻局面短期难有缓和。
  
  据悉,期货公司收取手续费大都按照客户资金量及成交量来划定,且不同品种所收手续费标准不同。通常期货公司都会设立一个手续费收取最低标准,而公司资金量的划分大致都是以50万元为基础,在50万元至200万元、200万元至500万元、500万元至2000万元及高于2000万元的等级上,收取客户不同标准手续费,此外,也有50万元以下的划分标准。不过,一些期货机构面对资金量较大的客户,一些费用收取最低标准形同虚设。
  
  某期货公司资深人士表示,从期货公司目前运行情况来看,中小型期货机构都是处于死扛状态,也可以说是进入“拼爹时代”,一些期货公司在手续费方面几乎已无任何利润,尤其是在面对客户资金量大的情况之下,期货公司更是绞尽脑汁挽留客户,为的只是提高保证金数量,让公司招牌立的时间更久而已。
  
  现阶段,中国期货市场处在发展和创新的关键时期,有业内人士概括体现在四方面:一是品种创新有序推进;二是市场监管进一步强化;三是期货市场的服务功能进一步体现;四是循序渐进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
  
  未来期货公司竞争体现在哪些方面?中证期货副总经理席立表示,未来期货公司发展更多的是“拼服务”。近几年,公司在开展业务时客户结构明显有了很大变化。首先,从散户向机构户转变,过去无论是公司人员还是投资者都是以个人为主,而现在公司多是以团队去开发业务,以品牌效应吸引投资者。过去体现是个人能力,现在是公司影响,我们称之为散户机构化。其次,客户需求内容增多,机构户不仅是需求期货理论及业务内容,更多是产品化需求。例如,机构对于债券的了解,证券公司对于避险产品的需求,机构通过期货公司给银行贷款信誉等。期货公司要给予的是一揽子金融服务,更多是公司专业深度的表现。最后,手续费对于综合实力较强的期货公司影响有限,机构客户对于期货公司的综合服务较肯定,给客户提供增值保值的服务,客户对于手续费高低已经持无所谓态度。
  
  广发期货总经理肖成此前表示,期货市场服务国民经济功能进一步体现深得监管层的肯定。国民经济的许多实体企业更多地利用期货市场来管理风险,基金公司、证券公司资管业务已介入市场对冲投资组合风险,其中法人客户持仓占市场总持仓的比例已达50%。
  
  乱象之二:互挖墙脚升级
  
  从挖客户经理到盯上其他公司客户保证金
  
  期货业“挖墙脚”现象已屡见不鲜,且在不断升级中出现了个别期货公司以带来客户保证金的数量许诺给予经理职位。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挖角”新动向,盯上其他公司客户保证金,也许能赢得一时,但注定赢不了未来。
  
  《证券日报》记者此前获悉,期货公司之间人才“挖角”有所升级,市场传出有期货公司许以经理职位“挖角”,前提条件是需要带来一定数量客户保证金。不过,知情人士透露,跳槽者初衷是对实现自身价值的迫切渴望,并不完全是基于待遇的提高而转投其他公司。主要基于三点原因:第一,借助宽广平台能够更好地体现自身综合能力。第二,能有更大发展空间和自由。第三,对于公司的归属感更强烈。
  
  多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从业者的跳槽更多地折射出期货业对于人才的渴望与需求,期货公司应当注重优秀人才的培养,而不是公司之间盲目的“挖墙脚”。
  
  期货行业发展已经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从业者由最初普通从业人员发展到对于自我价值追求的升华,表明行业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且随着从业者年龄增长,对于发展有了新的追求和渴望,这也表明从业者对于行业前景持乐观态度。
  
  从某种角度来说,期货公司“挖墙脚”更多的是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的发展,能够成为被发掘的对象,说明具有发掘的潜力,这也是公司对于从业者能力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是一种完全正确之举。某业内人士表示,从跳槽者给予新公司带来保证金方面来看,公司的服务能力还有待提升,应该让客户信任公司,而不是盲目追随于业务经理,公司只有培养优秀人才,提升服务能力,才能培养出优质的客户,从而提升公司发展空间。
  
  此外,期货公司应当着力打造个性化竞争力。从业人员追求自身价值的同时,折射出公司的盲目招聘,在奉行“外来和尚会念经”的风气下,不注重内部人员的培养,盲目招揽外来人才,也不能够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优势,公司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其实,一些公司本身就具有某些方面的人才优势,外来人员也有一定的独到之处,但如果盲目招聘,无形中打击原有人才对于公司的忠诚度。员工对企业没有忠诚度,企业对于员工没有安全感,这才是公司最可怕的地方。
  
  本报记者翻阅期货业“老黄历”后发现,中国国际期货人才流失较为引人注目。中期号称是期货业文化的发祥地,曾创立过中期学院,堪称期货业的“黄埔军校”,期间培养期货人才不计其数,但由于各种原因,当年的人才队伍已基本瓦解。“如果能够保持到现在,恐怕业内任何一家期货公司也不能与之抗衡。”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
  
  另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期货公司中高层管理者将成为“香饽饽”。中高层管理者对于公司的内部结构、业务团队建设,及公司发展方向都有一定前瞻性指引,这是期货公司所共同渴望的。从期货公司“挖墙脚”来看,有能力的优秀人才待遇得到提升,自身价值得到实
  
  现,这也无可厚非,这些人才成为期货公司的“顶梁柱”也是一件好事。现阶段,跳槽者看重平台是否足够宽广,自身价值是否能够体现,折射出从业者结构有了成熟的表现,但同时,也折射出行业对于人才的渴望较为迫切。
  
  
  另外,随着券商、基金、信托等机构相继涉足股指期货后,期货从业人员(多数为分析师)跳槽的也越来越多。为吸引优秀人才加盟,各机构都开出了较高的加码,甚至委托猎头公司代为寻觅期货研发人才,其中券商表现最为明显。不过,也有另外一种现象,一些期货业务人员跳槽到现货企业。据了解,跳槽到金融机构的期货人员多受工资待遇方面诱惑,期货公司员工薪酬较低,自身能力得不到体现,而券商等金融机构开出的年薪一般在20万-30万元之间,优秀的人才则在50万以上,这是导致期货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薪酬较低、公司不够重视人才的培养是导致期货业人才流失的两大因素。
  
   

相关热词搜索:期货 五大 折射

上一篇:持仓量下降价差上升 期指频现多头信号
下一篇:钢铁行业陷入困顿中 钢市减产保价艰难进行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