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期货 > 正文

中美农产品期货持仓规模与分布对比分析
2012-08-13 08:56:06   来源:和讯   评论:0 点击:





  农产品期货是世界上最早的期货品种,迄今经历了170多年的发展,已基本涵盖了人类日常生活所需要进行能量补充的原料型农产品。目前,美国期货市场已推出谷物、油料、油脂、软商品、畜产品以及饮品等农产品期货品种,这些期货产品的持仓规模(为更好对比中美两个农产品期货市场,将持仓量按其合约规模进化为重量单位)已经达到甚至部分超出了现货市场50%的容量,完全发挥了金融市场对于现货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保驾护航作用。我国期货市场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农产品期货,与现货产业间的关系越发紧密,大型实体农业企业已基本将期货工具引入日常经营的范围,并充分利用期货市场的功能进行价格风险管理,降低采购成本,抵抗价格波动风险,获得超额利润。虽然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在2000年以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其规模还无法匹配现货需求,距成熟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仍有一定差距。
  
  中美农产品期货市场持仓规模比对
  
  截至2012年6月,我国农产品期货持仓总量已经连续三个月处于6000万吨以上的水平,6月份甚至突破7000万吨,初步脱离了前一阶段所运行的4000万—6000万吨区间。从持仓规模的发展来看,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在2000年以后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2000年1月至2006年11月,国内农产品期货持仓规模始终维持在2000万吨以下。虽然2004年以后新上市的农产品品种增多,但持仓规模仍无法超越2000万吨。直到2006年10月农产品大级别牛市行情显现,且同年豆油品种的上市覆盖了大豆加工产业链条,国内农产品期货持仓规模进入新的阶段,农产品期货市场也正式度过培育期。
  
  第二阶段是从2006年11月至2009年10月,接触并利用农产品期货的企业迅速增加,金融市场的存量资金也看好农产品期货的投资机会,农产品期货市场持仓规模进入2000万—4000万吨的波动区间。在此期间,除传统大型农产品企业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期货纳入实体经营,构建风险管理体系,并引入专业团队进行管理和交易,经历过2008年金融危机并最终存活下来的农产品企业对此深有体会。
  
  第三阶段是从2009年11月至2012年3月,我国经济刺激效果显现,同时农产品期货市场被更多的实体企业所认可,期货市场资金快速增加,持仓规模进入4000万—6000万吨的运行区间。除传统套期保值资金、私人投机资金更快速地进入这一市场外,套利、私募资金等机构投资者也迅速进入,且规模也在不断增大。
  
  第四阶段是2012年4月至今,初步估计农产品市场持仓规模有可能进入6000万—8000万吨区间。虽然这一区间目前还无法得到完全确认,但持仓规模连续三个月处于前期波动区间之上,并持续增加,基本标志了农产品期货市场持仓规模将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构成该领域内的投资者主体也将更加健全。
  
  而大洋彼岸的美国农产品市场在2000年至今也经历了大幅扩容,谷物、油脂油料及软商品的持仓规模由2005年以前的不到2亿吨增长至近年来的4亿吨左右。美国农产品市场的投资主体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CFTC增加了指数交易商和掉期交易商的数据统计,并修正了自1986年沿用至今的持仓报告数据统计格式。
  
  在过去的10年间,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得到长足发展,2000年时持仓规模仅是美国的2%,而近年来该比例已上升至10%左右。相对美国的持仓规模来说,我国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仍存在较大差距,同时,相较于我国庞大的现货市场,期货市场也存在进一步扩容的要求。
  
  中美农产品期货市场持仓分布比对
  
  众所周知,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主力合约集中在1月、5月和9月间转换,早于现货月4—7个月。美国CBOT市场则明显不同,除新旧作物转季外,其他时间段内主力合约几乎与现货月同步。从中美农产品期货市场近三个月(当月、下月、第三月)的持仓量数据能明显看出这两个市场持仓分布的区别。
  
  大豆: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近三个月持仓量之和占大豆期货总持仓量的比率(下称近三月持仓量占比)一直呈现下降态势。2010年7月以后,该比例基本稳定在40%以下的区间内波动。相比之下,美国CBOT交易所大豆期货近三月持仓量占比则基本保持在70%以上,仅在新旧大豆换季时才会出现短期季节性的快速下降。
  
  豆油: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期货近三月持仓量占比在2009年6月以前波动幅度极大,尚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直到2009年7月后,该占比降至40%以下。两相比较,美国CBOT交易所豆油期货近三月持仓量占比除在新旧季交替时基本稳定在60%以上的水平。
  
  豆粕:大连商品交易所豆粕期货近三月持仓占比与豆油的情况类似,2009年6月以前波动范围较大,2009年7月以后基本稳定在40%以下。美国CBOT交易所豆粕期货近三月持仓占比则与大豆、豆油的情况类似,除在新旧季转换时基本稳定在60%以上。
  
  玉米: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近三月持仓占比自该品种上市以来一直剧烈波动,与上述三个品种不同的是,在部分时间段内其主力合约距离现货月份的时间较近。相比之下,CBOT玉米期货合约近三月持仓比率波动范围较小,大部分时间保持在65%以上,只有在新旧季转换时,该比例才降至50%—60%的水平,而该水平均高于上述三个品种在换季时的持仓占比。CBOT玉米期货相比大豆期货品种在合约月份设置上少两个月是造成其近三月持仓量占比维持高比率的主要原因。
  
  小麦:与国内玉米期货略有相似,郑州商品交易所强麦合约近三月持仓量占比波动幅度较大,基本在20%—80%的区间内运行。CBOT交易所小麦期货近三月持仓量占比则基本维持在70%以上,即使在新旧季转换时该比例也高于60%,原因与CBOT玉米期货相同。
  
  白糖: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糖期货合约近三月持仓量占比与强麦的情形类似,处于20%—80%的大幅波动区间。ICE白糖期货的近三月持仓量占比基本保持在60%以上的水平。
  
  棉花: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近三月持仓量占比基本处于20%—90%的波动区间。相比之下,ICE交易所的棉花期货近三月持仓量占比基本保持在70%以上,仅在新旧季合约转换时才出现较大波动。
  
  通过对比分析以上七种农产品期货合约可以得出,美国期货市场农产品期货品种近三月持仓量之和占总持仓量比例基本维持在60%以上,也就是说,美国投资者的持仓主要集中在近月合约。而我国农产品期货品种近三月持仓量占比的波动幅度较为剧烈,近年来该比例基本维持在40%以下的水平,说明中国投资者的持仓量分布在近三月以外的其他合约,与现货月之间的时间间距较远。这种持仓分布结构不利于现货企业进行套期保值操作,因为大部分企业的现货经营期集中在未来3—4个月的时间段内。
  
  结论
  
  通过对中美农产品期货持仓规模、持仓分布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两国的期货市场存在明显的不同。第一,美国整体的农产品期货持仓规模要大于我国,其所涵盖的期货品种也多于我国;第二,美国农产品期货的持仓更多集中在近月,有利于套期保值资金的操作,而我国的农产品期货持仓则更多集中在远月,两国的限仓制度和保证金制度间的差异是造成持仓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从风险管理制度设立的角度看,美国农产品期货相关制度,更有利于套期保值等风险管理功能的发挥,而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建立的各项交易制度除为发挥期货套期保值功能之外,还兼顾考虑到期货交易所的风险规避问题,如保证金制度和限仓制度之所以将近月持仓成本调整至较高水平以及对近月合约执行较为严格的限仓额度,更多是考虑规避期货交易所的风险。这种制度安排主要是由于早期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投资主体过于单一,出现过多次“逼仓”行为。近几年随着市场的成熟规范,局面已大为改观,这种现象已鲜有发生。反观美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由于存在套利资金、掉期交易资金、指数基金等多种投资行为主体,尽管近月持仓巨大,交易最活跃,但巨量交割甚至“逼仓”行为非常少见,也没有因此产生风险。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期货市场目前急需大力培养引进机构投资者,进一步完善投资者结构,才能保证市场功能的充分发挥。
  
  

相关热词搜索:中美 农产品 期货

上一篇:品种聚焦:库存压力沉重 糖价易跌难涨
下一篇:一周盘点:金属短期滞涨为主旋律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