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正文

王翔天老师教你创业初期如何避开股权陷阱
2019-04-11 10:05:16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文|王翔天
  
  王翔天老师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堂课:创业初期如何避开股权陷阱!
  
  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为2.5年。导致企业“短命”最重要的原因往往是内部矛盾。而股东矛盾,则是内部矛盾中最主要、最具破坏性的。往往是因为股东之间的权益不平衡,引发股东矛盾、兄弟反目、甚至是亲人成仇。除非实质股东只有一个人,否则企业出现股东矛盾的概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听几个惨痛创业故事
  
  A公司
  
  兄弟二人,股份均分(50%:50%)。创业之初无比艰辛,每天早出晚归,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经过多年打拼,公司已经开始盈利,并且每年公司规模都在扩大,团队不断增加。两人的心思不再是公司的发展,而是董事长的位置。
  
  因股东内耗,公司发展停滞不前。最终兄弟二人反目,老死不相往来。
  
  B公司
  
  3哥们共同创业,股份均分(33%:33%:33%),共苦的时候,挽手拼搏,意气风发。熬了4年多,收入也不错了,行业里也小荷尖尖了,创业团队也从雏鸟初长成小鹰。
  
  这时候,各自也意识到CEO意味着什么?未来的发展和短期利益出现不同的时候,开始打架,最后分崩离析,各拉小团队另立山头,大伤元气,3个团队没有一个做成。
  
  C公司
  
  2创始人,CEO60%,CTO的40%。一年后,发现CTO跟不上公司发展,完全不能胜任。这时候,想挖人才,需要用股份来吸引,CTO不愿意按比例分股份。
  
  CEO如果从自己股份拿出来给新人才,也不甘心,最后公司因为没法吸引核心人才,发展缓慢。
  
  D公司
  
  主要创始人2人,为体现民主和共赢,一开始就给早期3核心员工发了股份(3%~5%不等)。后来一持股员工因为和创始人矛盾激化(暗中回扣的问题)离开了公司。
  
  一年后,公司吸引了VC关注,在引资过程中,公司股权变更需要所有股东签字,离职的持股员工坚持要拿到一笔较大数额现金,否则不签。
  
  公司不能接受,只好重新成立公司,转移资产和客户,影响很大,最后VC不敢投,而客户等也受影响,最后一蹶不振。
  
  其实就这么2个问题:
  
  1、不患寡而患不均:如何让贡献和收获成正比?
  
  初创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团队肯定是在不断扩大的。那么早期股权架构尽量要保留一个“动态”调整的空间,既能保持公正,又能有效激励团队。
  
  建议一开始把公司的发展定一个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股权保留动态。这个阶段的长短,一般可以用18个月后总结分配,或者公司利润100万为目标时总结分配。
  
  (1)创始团队,无论几个人,都在公司股权的40%里分配,CEO可以站大部分,例如20%~25%。
  
  (2)员工期权池预留30%,公司发展需要不断的引进优秀人才,要有足够的期权比例,在同等甚至低于市场薪酬水平时,会有较强的吸引力。
  
  比如一个产品主管,目前在大公司拿30万年薪,创业公司就算能付同等,但对公司压力是非常大的,而且还不一定愿意来。但如果你愿意5%的期权+20万年薪,就可能有很强的吸引力了。
  
  提示:真正的人才看重的是公司的未来,所以期权对人才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在早期可以尽可能将期权多发给核心人才(因为公司快速发展期升职可能性更高)。

\
 
  (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3)创始激励30%。这部分是为占30%的创始团队准备的,按照创始团队中每个人对公司的贡献来分配。
  
  例如,初期CEO25%,CTO10%,市场创始人5%。在一阶段过去后,最终市场的贡献最大,也许这30%中,CEO又拿20%,CTO按贡献拿5%,而市场创始人拿到10%。
  
  在发展过程中,如果获得投资,以上的股权都随着投资人的占股而稀释,假如VC引资500万人民币,占股20%。那么所有人的股份将会等比例稀释。那么原股份乘80%就是新的股份比例,例如CEO45%,在引资后股份为36%。
  
  2、未雨绸缪,有备无患:避免让基础架构问题影响公司健康成长
  
  公司注册股东:初期公司留了动态股权架构,可将未分的股权都可以给CEO大股东代持。
  
  公司注册股东,一定是最核心的几个人,并且确认是比较稳定联合创始人。其他的都用代持股份方式来操作。注册股东少,在公司有变更等事务中比较方便。
  
  有公司的注册股东,公司成立后离开公司去外地发展,造成很多工商程序都很复杂。
  
  期权:对于后进来的管理骨干或核心员工,不要直接给注册股,而是用期权方式来分发激励。期权一般是有条件设定的,保障团队的稳定性和激励。
  
  例如,新进的某总监,谈好3%期权,分2年给,每年1.5%。如果该总监,工作不满1年就离职,可以是拿不到的。
  
  假如,第二年有情况需要解职,也仅对之前1年的1.5%有效,剩下1.5%可以释放出来,留着给以后的团队分配。
  
  再次提示:早期一定要舍得用期权吸引人才,我见过公司成立10年,期权都没发出去的。这样的极度浪费了期权那么好的激励方式。
  
  而且,期权舍得,你还是有限制条件的,万一人才不合适,还是收回来的。
  
  企业家一定要有舍得的精神,大舍大得。
  
  在此讲一下周鸿祎,不管你喜不喜欢他,都得敬佩他一点,大气,舍得。
  
  周鸿祎作为一个已经有过(3721以1亿美元价格出售给雅虎)成功历史的创业家,在创立奇虎360时,留出非常夸张的40%股份期权池,非常有胸怀。奇虎初创融资2000万美元,假设投后估值6000万美元。40%的期权池相当于2400万美元(2006年价值近2亿人民币)!
  
  如此高的激励份额,使得公司在初创期能吸引一大批资深人才加盟,最终创造百亿美元市值的上市企业
  
  文末
  
  中小企业在合伙之初如何避免因股权分配不均造成后期惨痛教训。王翔天老师十多年来深耕一线市场,辅导企业数千家,在互联网,股权,商业模式,营销等方面有着多年的研究。
  
  王翔天:天使投资人,真知商道共赢股权系统创始人,真知时代集团联合创始人、中国最具实力的股权专家。投资辅导上千家企业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中铁上海局杭州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机电三工区项目在业主综合检查考核评比中获得第一名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