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著新花,雏鹰展梦想
2018-11-23 10:44:40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你不知道的非遗意义
在钢筋水泥林立的现代都市,是什么可以让我们解读这座都市里发生的历史?又是什么可以映衬出当地的经济、文化和艺术?更重要的是,可以让我们知道,落叶归根的这个根到底在哪里?
答案或许很简单。对个人而言,应该就是那家的位置和家的样子。可对一个城市而言,那就是应该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那些正在消失或已经消失的传统民居。目今的时代,已然进入了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阶段,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也正在开始走向没落,老一代的匠人们,有的已经逝去,有的也渐渐地失去了记忆,唯一还可以留存借鉴的,只有那些屹立在历史岁月中,还未倒下的传统古民居。
传统民居和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所依存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正在急剧地恶化,保护和传承这项非遗技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11月中旬,第三期非遗传承人群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研培班在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开班,目的通过“东阳帮”悠久的历史和完善的建筑理论体系,让传统民居的保护和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的延续看到新的曙光,诞生新的希望。
陈丹:为传承而学习
“非遗研培班的课程很系统,很全面。让我更有自信地将这里的所学运用的到课堂教学上去。”陈丹,第四届金华工艺美术大师,出生于浙江东阳千祥,从事木雕修光工作二十年,是一位有着专业木雕系统理论和超高操作技能的木雕老师,独立制作和参与制作的作品屡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奖。2018年《四大天王》在第十三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参展作品中荣获金奖。
“刚开始,有些男学员认为女学员不适合传统民居营造,我认为这个观点是错的,女性的细腻和感性是男性所没有的,对细节的把控能力相对也更强。”陈丹,出生于木雕世家,父亲也是一位木雕师傅,从小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打下了良好的木雕素养基础。她现在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木雕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黄小明大师的入室弟子。
“我是从古民居里成长起来的孩子,很庆幸,现在那个房子还保护得很好,但让我觉得可惜的是,当初的‘除四旧’让那些精美的图案遭到了破坏。当初年轻,还想着等自己木雕手艺出类拔萃的时候,去修补他们。但听完非遗课,我觉得,那是历史的遗迹,再去修补,怕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陈丹作为老师,教出了许多优秀的木雕年轻学生,精进的仅仅才20岁不到就能拿到地区性质木雕比赛的金奖。但作为老师,她总觉得自己的知识面有所欠缺,直到她看到非遗研培班的招生公告,“看到那个招生信息,我立马想到的是老家的老房子,我觉得这个非遗班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如果它们消失了,我们就少了对先辈的一份瞻仰与尊重。”她说:“我学会了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就等于我的学生们又多了一条出路,非遗的传承又有了新的力量。”
陈述宝:为发展而探索
陈述宝出生于江西九江,从小就表现出对徽派建筑的喜爱。“正在前不久,我第一次尝试地接了一个古镇的门楼,有一些结构上的东西不是特别了解,没有古建筑专业知识的支持,工程感觉有些吃力。这次学习也真的是雪中送炭。”。
他初中毕业就到东阳学木雕 ,2017年就读全国高级研修班,结业作品被文化部收藏。近年来的作品参加国际展出,获得斯洛文尼亚、吉尔吉斯斯坦等国领导人的赞许。同时,通过多年的学习和积累,其设计的作品,获得了2016年东阳木雕博览会特等奖、2017年东博会银奖、2018年温州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等十多余项。
“以前,在东阳学木雕的时候,有缘结识一位大木作老师傅,他懂得古民居的建造。当时,他想教我,可是那时我一心扎在木雕技艺上,就礼貌地回绝了。现在想想真是后悔莫及。现在想学了,需要了,可惜那老大哥已经不在了。当好友告诉我,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有一个非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研培班,我高兴得从椅子上跳了起来,立马就报名了。”
陈述宝觉得自己在里收获很大,参观了很多著名的明清古建筑群,其中他印象深刻的是义乌黄山八面厅和东阳史家庄花厅,许多雕刻精美,设计巧妙的天花、梁头、雀替、斗拱和牛腿、挑尖梁让人应接不暇。“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外出观摩教学真的很好,深知老祖宗的智慧。而且同学之间都是从事古建相关,交流起来收获很大。这几天的非遗课,让我对门楼工程有了很多新的想法和创意。”他觉得,来参加此次非遗培训,是他在古建修复及营造道路上的奠基石,他有信心,把今天的所学用发挥于今后的创作和创新上,尽自己的力量更好的传、帮、带。
陈立林:我不是“异类”
“我十七岁那年,我和父母说要去学竹编和石雕,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表哥说,跟他去学理发,一个月可以赚七八千。”泰顺县非遗中心推荐的学员陈立林,一直在自己喜爱的雕刻世界里自由地发挥着艺术家的热情。
初中毕业后,拜师学了竹编,后来又经过别人的介绍来到东阳学习木雕。“作雕刻的人,都喜欢旧东西。”他说。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老家观看了一场木偶戏,一牵一引,活灵活现,一提一放,人生百态。这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当了解到,整个县只有两个人会木偶制作,而且会制作木偶的师傅都年已是六七十岁的高龄,正愁于技艺没落消失,无人为继。因为已经没有年轻人再愿意去学习木偶制作,就算有也很难能坚持下去,因为制作木偶工序很复杂,而且收益见效慢。木偶头雕刻是一门艺术性、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工艺,要会雕刻、化妆、服装、面具、头盔等制作。在断的学习和接触中,陈立林才知道提线木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己也很喜欢,便拜师开始学习木偶制作。在他细心的钻研下,2017年参加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获得“中国传统工艺新生代传承人最佳新人奖”、2018年在第八届中国浙江工艺精品博览会“木偶小生”获铜奖、2018年木偶变脸在森博会获优秀奖等多个荣誉。
“别人可能觉得我在这个里格格不入,但我真的属于这里。”陈立林觉得在这里学习到了很多,包括不同朝代的建筑特点,背景文化和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特别是来到广厦的这个非遗研培班,让他了解了关于创新的新思路。“吕雄心老师讲非遗如何创新时,讲到用竹编编手机壳,把竹编发展到生活中。虽然传统木偶有点跟现代社会脱轨,但木偶也可以与现代相结合。可以把传统木偶在传统的基础上去创新,可以做成卡通木偶、现代木偶,先让年轻人、小孩先去喜欢上木偶,再去了解传统木偶和其相关的历史。”
“刚开始,我是抱着学习非遗保护和发展的目的来的,但现在我有了新的目标。课后,我总能想起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在古民居里嬉戏打闹的开心时光,不过现在小时的房子都不在了,等我在这里学有所成,我也要在家乡建一所小园林,寻找儿时的脚印。这,就是我来这里后拥有的新目标!”
“粉墙黛瓦马头墙,镂空牛腿浮雕廊。阴刻雀替龙须梁,风景人物雕满堂。”国家文物局专家组专家杜仙洲老先生当年在考察东阳民居后,怀着“发现新大陆”般的心情写下了此诗。往回溯是滚滚传统民居历史长河远,往后望是悠悠千载文明光辉更璀璨。因为一切都将在此变得更为美好!(文: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陈敏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老树著新花,雏鹰展梦想--你不知道的非遗意义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邵德成擅自篡改伪...(625)
- ·中国当代名人书画院院士冯勇建(64)
- ·我们约会吧+ 陈文最新个人资料简介照片...(59)
- ·走进幸福9号:打造世界上赡养老人最多的...(29)
- ·黑龙江省林甸县公开倒卖教师职称黑幕曝光(21)
- ·《山东临沭党校一女嫁二男为哪般》续一(18)
- ·卡仙奴百分百识别骗子(17)
- ·魔力仙颜怎么样?魔力鲜颜水奇迹好用么?(14)
- ·擦一擦,小手一擦不再败家(12)
- ·圣象“新实木”地板遭起诉或赔200万元(11)
- ·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暴力拆迁(9)
- ·大连金州新区正信金安文化培训中心创新...(9)
- ·武威:熏醋厂不明气体“熏”翻两员工 ...(8)
- ·河北清河公安:一个被“休”了13年的听证会(7)
- ·国外留学归来 赫佳方芳回国发展事业(7)
- ·北京高校三校联合在黑龙江省单考单招通告(7)
- ·喜洋洋童装是骗子吗?一位90后妈妈的自...(7)
- ·学霸逆袭记(7)
- ·百度360搜索大战蓄势待发 用户何去何从(6)
- ·陕西兴平一燃气管道企业存在安全隐患违...(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