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滚动 > 正文

用努力造就不平凡
2016-09-06 17:52:15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 
 
  文哲,萍安钢公司湘东炼铁厂3#高炉一名普通的上料工,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团员。给人第一印象瘦瘦小小的,皮肤黝黑,但正是这瘦小的身躯常常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

  2008年从贵州凯里退伍后经分配进入萍安钢公司,一开始就进入了高炉“咽喉”上料系统工作,从一名光荣的士兵到一名普通的钢铁工人,身份的转换,大量理论与实践的学习,让他开始有点无所适从,不知所措。甚至连葫芦,电磁阀这些工作中常用的物品都没听过,更不要说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了,但他凭着敢于吃苦的韧劲和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信仰,从零开始,在理论上,他开始阅读各类书籍,详细了解各类冶金工程生产工艺。在实践中,他抓住一切学习机会,向老师傅、技术骨干请教,为了弄明白整个上料的电路工艺流程,他向班长要来了图纸,每天下完班后,拿着图纸在配电房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从一无所知到能独当一面他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是同他一起进厂的小伙伴的十分之一。他坚信苦和累只不过是人生的积淀,厚积方能薄发。

  两年当兵的经历让他养成了吃苦在先,享乐在后的优良品质。每次义务劳动,他从不以各种理由推脱,总是冲在前头,干的都是最脏最苦最累的活儿,在学雷锋的现场,一张板凳,几块磨刀石,一盆清水。他一干就是一上午,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因为他磨刀技术好,做事认真,他前面总是排起长队。爷爷奶奶都夸他热心,是新世纪的活雷锋。在检修送餐到现场的活动中,他顾不上刚下晚班疲惫的身体,帮着装盒饭,打菜,收拾餐桌,手上的活一刻都没停。汗水流过脸颊,划出一道道斜杠。同事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拼命三郎”。在爱心助考的活动中,他带着他那特有的笔直军人站姿,和一脸标志性的憨厚的笑容,热心的为考生和家长解答疑惑,提供帮助。每天来得最早,走的最晚帮忙整理场地。其实他家离学校是最远的。他总是说,作为一名共青团员,要做的就是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甘于奉献。

  “仰不能丢,热情不能减,道德不能垮,能力不能弱”,这是文哲人生信条。他也一直用自己的努力造就不平凡。
 
作者:罗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百度手机助手携5大超人气主播教你开学新玩法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