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银行 > 正文

互保危机风险渐显 浙江部分民营担保公司零业务
2012-08-01 11:01:06   来源:雅虎   评论:0 点击:

  人行杭州中心支行副行长李虹曾在浙江省政府的一次专题会议上表示,部分担保公司已出现资不抵债现象,业务萎缩,一些担保公司甚至采取了暂停担保业务的策略。
  
  有担保公司业内人士表示,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某些银行取消了民营担保公司的准入资格,加上一些担保公司自身违规放贷却收不回资金。同时,信用环境恶化,银行、企业和担保公司避险心理有所增强。面对挑战,担保公司何去何从?
  
  浙江一些担保公司暂停担保
  
  王刚(化名)去年6月在杭州周边县市注册了一家担保公司,迄今为止,没做一笔担保业务。今年6月,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许可证刚刚做了转期。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像我这样拿着执照但却不做业务的公司,有一批。浙江一些担保公司其实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
  
  王刚所说的状况已引起了浙江当地的重视。去年年底以来,部分中型企业受困于互保和盲目投资,遭遇银行抽贷,出现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的风险。据浙江省官方的监测,5月份以来,在出险的企业中,有60%是因为为其他企业的担保代偿后,出现了资金困难。
  
  部分受困企业上书政府,希望政府出面协调,保证银行不抽贷。6月20日,浙江省政府召开“改善金融发展环境,确保经济稳定增长”专题会议。会上,人行杭州中心支行副行长李虹直言,当前“担保难、难担保”问题逐步显现,越来越突出地影响地方金融发展环境。李虹表示,进入二季度以来,资金链断裂事件仍有发生,这使得企业联保、隐形互保风险隐患逐步暴露。作为应对,部分担保公司已出现资不抵债现象,业务萎缩,一些担保公司甚至采取了暂停担保业务的策略。
  
  杭州某民营担保公司副总经理苏华(化名)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今年以来,企业资金链断裂的事件“层出不穷”,浙江的一些担保公司也深陷其中,行业人士对此也讳莫如深,“平时聚会时也避谈这些。”他说:“同一个地区的银行、小贷公司和担保公司,很多客户是重叠的。一个客户出了问题,银行、小贷公司和担保公司会同时陷进去。”
  浙江香溢担保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雅雯对记者表示,目前会比较谨慎地开展业务,主要是对客户的筛选甄别,而不是简单地提高担保费率。她认为,就算提高1到2个百分点,也不能完全覆盖风险,还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杭州市余杭区担保协会秘书长龚惠忠对记者表示,今年以来,杭州地区也有一些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主营业务进展困难,开始去做别的业务,但资金没有收回来。但经过整顿,目前行业的规范性有所提升。
  
  杭州某国有担保公司总经理胡建国(化名)对记者坦言:“前几年,经济处于上行周期,部分民营担保公司的业务规模大、发展快,形势好时利润非常可观,但是假如出了问题,也要赔很多钱。”苏华表示,这个行业正面临挑战,接下来会面临洗牌。
  
  难获银行准入
  
  在经济下行、信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银行的避险心理也在增强,对合作担保公司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
  
  去年12月,工行总行向二级分行下发了《融资性担保机构信用风险管理办法(2011年版)》(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提高了银担合作的门槛。其中第二条规定:“我行应主要与政策性担保机构开展业务合作。政策性担保机构是指中央部委、省(市)、地市级政府全资或控股成立的专业担保机构。”这意味着民营融资性担保机构已无法获得工行的准入资格。
  
  杭州全球网董事长方兴东(微博)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工行是明确发文警示风险的,杭州地区的其他大行其实也有类似操作。
  
  苏华表示,企业去银行贷款,如信用不足,需向担保公司“买”信用--前提是担保公司要取得银行的准入授信。假如未取得银行的准入授信,即使企业找上门来要求担保,也做不了业务。几年前,银行间的竞争非常激烈,纷纷与担保公司合作,口子也放得比较大。但在中担等案件被曝光后,一些银行特别是国有大行,纷纷暂停了与民营担保公司的合作。一些担保公司被踢出了银行的合作序列,而新成立的担保公司又无法获得银行准入,王刚的担保公司就是例证。
  
  浙江省信用担保协会秘书长卢绍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部分银行对合作的担保公司有严格要求,如经营时间、担保规模等,而新成立的担保公司没有业务量做支撑,因此会陷入一个怪圈——急需发展业务的担保公司却做不了业务。
  
  出路:规模制胜?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担保业务风险高、费率低,意在扶持中小企业,有较强的公益性,这对民营担保公司来说是个挑战。
  
  胡建国认为,民营担保公司,纯粹靠担保费生存会很困难,因此去做一些资金业务、甚至放高利贷,但这超出了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业务范围,是违规行为。而且,从担保公司自身来看,也非长久之计。他强调,担保业务有公益性质,由政府主办比较合适,并不适合民营企业。
  
  苏华的公司是民营企业,他认为担保公司要生存做大,唯有练好内功。他说:“担保公司的盈利模式很单一,收2%~3%的保费,政府的补贴也很有限。我认为做好风险和盈利的平衡,把规模做大,再加上政府补贴,民营担保公司也能存活下去,且活得很好。”
  
  作为行业协会的代表,龚惠忠也认为担保业有一定的公益性,所以政府要出台政策,营造良好的环境。另外,需要一批资质良好、在市场上磨练了十几年的担保公司,再加上行业协会的引导。此外,行业自律也很重要。卢绍基则认为,不论是国有还是民营担保公司,都要注重品牌打造及产品创新,才会得到市场认可。
  
  行业面临洗牌挑战,而政府方面也意在精简机构。日前,浙江省官方发布了融资性担保行业五年发展规划,计划到2016年末,把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总数从目前的676家精简到400家左右。
  
  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副局长高建明曾表示,一般情况下,成熟的融资性担保公司,担保放大倍数至少在5倍以上,目前浙江省里的行业水平只有3.13倍,仅略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按照五年规划,到2014年底,浙江省融资性担保机构年平均担保放大倍数要达到4倍以上,期末达到6倍以上。
  
  

相关热词搜索:危机 风险 浙江

上一篇:英国媒体披露毒贩在汇丰银行洗钱内幕
下一篇:交行香港分行卷入温州女老板虚构交易案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