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 > 正文

(襄阳)84岁退伍老兵省1元路费步行捐款
2012-07-26 16:19:47   来源:湖北教育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

杨忠共说:“现在手里只有428.5元,秋下开学了想捐1000元。”

 

  一位84岁的老人,每挪一步才行5厘米。6月5日,他舍不得花一元钱乘公交车,竟顶着烤人的太阳,将1200元捐给襄州区张湾办事处一中、二中,资助12名即将毕业的品学兼优的贫困生。他就是住在襄州区光荣院的退伍老兵杨忠共。
  
  有多少捐多少,遇事就捐
  
  “微捐款”老兵记不清究竟捐了多少
  
  7月的襄州绿意葱茏,空气中弥漫着原野清新的的禾香。
  
  家住古驿镇的丁瑞坤忙着帮父亲整理收来的破烂,当得知杨忠共的事迹被《襄阳日报》、《楚天金报》等各大媒体和电台宣传后,他感激地说,杨爷爷资助我们从不要求一点回报,哪怕是提点水果去慰问他,第二天他仍会将东西送回来,更不用说让宣传了。今年我考进襄阳四中,也要感谢杨爷爷的资助和激励。
  
  孩子们心中的杨爷爷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退伍老兵,他原名杨培祥,一生未婚。他虽没自己的孩子,但他对身边的贫困孩子却一往情深。
  
  1979年,杨忠共落户朱集镇罗庄村,成了一名五保人员。按常理,年过五旬的杨忠共可以轻轻松松安享晚年,热心肠的老杨看到身边孩子们求学艰辛,衣着破烂,他的心很难受,从此开始捡破烂资助附近的贫困学生。
  
  1996年夏天,杨忠共听到搭伙的尚凤改的小女儿丽丽说教室太热,想买条小手帕擦汗。他马上到村小卖部买了一条给她。当天,他依旧骑着车子出去卖棉花糖,回来时却带了几十条手帕,挨家挨户,满村找学生,到一家发一条,全村学生一个没落下。
  
  1998年,丽丽读初中,因为没钱,她不打算继续读书了。暑假的一个中午,大家都在院子里吃饭,尚凤改说没钱也没办法,不想读就不读了。老杨听后很生气,起身从枕头下拿出50元钱,无论如何也要让她读初中。直到2001年初中毕业,老杨还在拿每年近千元的五保补助金,供丽丽读书。
  
  从朱集镇的学校到张湾办事处周边的学校,杨忠共总是将自己积攒的每分钱送到贫困学生手中。张湾一中校长丰天群提起老人无限感慨,老杨第一次来捐钱,我还认为是学生家长来要求减免学杂费,只见他从兜里掏出700元钱,说是要捐给学校里贫困的孩子们。6年来,他为张湾一中43名贫困学生捐了4150元。
  
  现在,连老杨自己也说不清自己到底捐助了多少孩子,他只记得,每年不少于10个。现在他已坚持“微捐款”30多年,捐遍周边20多所学校,初步估算,捐款总额达10万元,惠及学生数百人。
  
  捡破烂,卖冰棍,当货郎
  
  总惦记着存折上还有多少钱可以捐出去
  
  “帮我看看存折上还有多少钱?”头脑已不算清醒的杨忠共每隔一段时间总会询问身边的工作人员,只害怕错过了捐款的时间。
  
  为了多积攒一分钱,杨忠共什么样的苦都肯吃。“七八十年代时,人们没有卫生纸,常用棉花团擦屁股,我常常将它们从粪池中掏起来,晒干了拿去卖!”提起积攒钱的经历,老人如今记忆犹新。
  
  2001年,杨忠共住进朱集镇福利院。之前的20多年里,他一直在该镇周边的村子里捡过破烂,卖过冰棒,做过货郎……为此他不知遭了多少人的白眼。有一次捡破烂,他被误认为小偷,一群年轻人不分青红皂白,冲上前去对他就是一顿拳打脚踢。村里的热心人劝他不要捡破烂了,可是他并没有放弃。每年都把捡破烂积攒下来的钱悄悄地送到学校,捐助贫困生。
  
  “那时候两分钱、五分钱,后来一两毛钱一块冰棒,常常乘着中午人在家时出门,流点汗,心里却很舒服。”现在,杨忠共同襄州区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唠起家常也很善谈,“眼也昏花了,腿也走不动了,只能念叨党和国家的好处了!”
  
  只穿两套衣服,鸡蛋也舍不得吃
  
  艰苦朴素老兵30年没有停止过捐款的脚步
  
  曾受过杨忠共资助的张丽珍经常到福利院看看他。“一年夏天,杨爷爷患了重感冒,村里乡亲都劝他去看医生,可他硬是挺着,后来才知道,他为新建的罗庄小学捐了100元钱……”回忆起他的省吃俭用张丽珍眼里仍饱含泪水,“我常年看杨爷爷的衣服基本上就两套,换来换去。一次过年,我为他买了件新衣服,他说啥也不接受。”
  
  “每年发给老杨的新衣服他都舍不得穿,说是要送人,而让我给他做的最多的事情是补衣物,他的一双袜子我补了10几次,最后实在看不过去,将它悄悄扔了,结果老杨还和我发了一次脾气。”福利院的服务员李志敏谈到老杨也是无比的敬佩,“老杨患有高血压和前列腺炎,有次他生病了,我劝他买点鸡蛋补补身子,仅0.5元的鸡蛋他也舍不得。我劝他身体好了可以更好地去捐助,他先后才买了10个鸡蛋。可是自从鸡蛋涨到8角后,老杨再没花钱买一个鸡蛋吃了!”
  
  2006年,杨忠共被接到襄州区福利院。吃穿住行医都由福利院照顾,他坚持将每月发的180元零花钱和过生日时赠的100元留下来,从来都不舍得花一分钱。有一次,张湾一中的学生来看望老杨,给他送来一盆鲜花,他又将花送到办公室,福利院的工作人员才知道他把省下来的钱全部捐给了贫困生,而且这种善行已保持30多年了。
  
  经常照顾杨忠共的周玉玲谈到,福利院配有空调,很难看到他用,他每次还将吃不完的饭端到寝室里,下次热热再吃,不再去打饭。
  
  杨忠共的节俭在福利院是出了名的,大家常听他说,党给我们很好的环境了,我们做什么?捐款是自己的生活习惯,每个人要多做好事,见困难就上、见困难就帮、见困难……
  
  幼年读书遗憾结捐资助学缘
  
  老兵将捐款视为终生奋斗的职业
  
  “我是一个苦命的人,小时候父亲吸鸦片,把家败光了,我上学的钱都没有。”杨忠共说,他刚满10岁就辍学了,通过边做苦力边读书的方法,坚持读到了高中,但没有读完。这也是他为何一直资助贫困生的缘由。

  \

80多岁的老人了,对字典仍爱若至宝
 

  “我无家小,国家给我养老看病,每个月发的100多块零花钱也用不上,贫困孩子用得着。”他最近一次捐钱给学校是6月5日,共1200元。在他的抽屉里,存有两张捐款收据,时间是去年12月份,共1800元。
  
  今年中考成绩揭晓,受过他捐助的李艳丽考进了襄阳四中、崔鹏飞被襄阳五中录取、翟姝华接到襄阳四中通知……得知这些好消息,杨忠共很开心:“我高中肄业,感到很后悔,我是非常喜欢学习的。”
  
  在朱集镇尚凤改家搭伙时,杨忠共爱看书、爱写文章的习惯就让他们很佩服。“一个农村老人,都60多岁了,读书也改变不了他这一辈子,但还那么喜欢学习。”尚凤改感叹道,老杨比村里的一些学生都好学。
  
  闲暇时的杨忠共总爱拿出笔来认认字,写写诗。“每看到一个不认识的字,他常常将它写在院里显眼的地方,每过一个人,他总要虚心地问下,直到认识!”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周玉玲说,“实在找不到人,他会查字典,瞧,他的小字典也被翻得很旧了。”其实,周玉玲还是老人的“老师”,杨忠共经常让她陪着自己一起探讨诗歌,谈谈生活,有不懂的地方他都会问到明白为止。
  
  6月5日下午,杨忠共老人为张湾二中捐款后,顺便和该校的诗友李征交流了写作心得,李征还赠送给老人一本《诗的又一行脚印——百家微型诗选》。
  
  “一人空着手来,空着手去,我要笑着走完幸福人生。”老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捐款是我终生奋斗的职业,其他的我也做不到什么。”老杨一边谈着,一边擦拭着眼角溢出的泪水。
  
  目前,杨忠共老人生活仍坚持自理,就连打水、扫地等事情,也不让人帮助。
  

  

相关热词搜索:襄阳 退伍 老兵

上一篇:武汉小画童领回联合国大奖
下一篇:(孝感)应城市三大举措推动村级学校建设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