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业界 > 正文

施凯文的描述搜索Jing.fm:梦想照进网
2012-09-07 09:24:40   来源:Chinaz   评论:0 点击:

  Jing.fm的创意在充满了“借鉴”的互联网中似乎有些特别,因为你很难把它归为“中国版的XX”,或者“网络版的XX”:用自然语言的描述,搜索需要的音乐频率。用创始人施凯文的话说,“没有人比用户更了解自己”,与其网站推荐,不如让人们自选“亢奋”还是“凌晨”。
  
  这位中俄混血的创始人有过三次创业经历,现在还不到24岁;音乐专业出身,本想让有价值的音乐也有个好价钱,却慢慢走向了艺术的另一端:技术,自学代码UI,带着十几人的团队,将最初的梦想延展到了互联网。
  
  如同刚刚认识一个人,听其言不如观其行,看Jing.fm,也还是从产品本身开始。
  
  Jing.fm和团队:推崇Instagram式的“小而大”产品
  
  初体验
  
  Jing的界面极其简单:第一眼看过去,最明显的是摆放正中的音乐唱片,和下方的大搜索框。人们想听歌,大部分时候其实是想听某一类歌,这与标题或歌词无关,而是一种自然描述,比如睡觉前的“放松”,比如一个人旅行的“孤单”。将这些看似散漫的单词或组合输入搜索框,从上方选取相应图标,同类歌曲就会源源不断地放出。
  
  然后才会注意到界面中间的“喜欢”、相似歌曲、个人电台、“讨厌”四个按钮,以及下方的暂停、“随便听听”、继续找歌。这和他们的产品观点一致:如果根据用户喜好推荐音乐,会有迟滞和愈来愈“窄”的可能,未来版本中将弱化个性推荐的位置,继续强调直接搜索音乐标签。
  
  最后是右下角的社交、设置等。除了查看“喜欢”或“讨厌”的歌曲外,在这里还可以看到朋友们刚刚听过什么歌,某种程度上“他正在听烦躁的歌”会比一条看似淡定的微博更能说明问题;也可选择“跟听”某位好友,这样两边播放的歌曲、进度、甚至音量都将同步;或者进行简单的聊天等社交操作。据介绍,后续版本中将强化社区效果,个人主页等功能也会成为标配。
  
  网页采用HTML5,即不必安装播放插件,支持新iPad的Retina屏,自动记录上次退出时收听进度。如果打开源代码,会发现它仅有400多行,还有注释里的“Jing”字符画彩蛋。目前处于内测期(文末附邀请码),尚无移动端版本,iOS版预计将在月末开放注册时一并推出,Andriod版也已在制作中。
  
  
  
  Jing.fm的Top榜单界面
  
  技术流
  
  整个产品中最核心的问题自然是庞大到难于想象的“标签库”。“普通话”、“五月天”这样的类型已经属于一般性描述;以情绪为例,“悲伤”可以分为“悲伤深”和“悲伤浅”;使用过程中,偶尔会从下方浮动出提示,“X分X秒出现了分解和弦”,或者“这是XX的编曲作品”、“这是XX电影的插曲”之类的信息;即便如此,在面对纷繁复杂的自然语言时,仍有大片无法遍历的空间。他们后来补充进“我想睡觉了”之类的状态描述,但依然在统计每天用户搜索结果为空的字词组合,以待后续完善。
  
  标签量之巨已非人工可以完成。施凯文解释,实际上很多看上去感性的标签是可以批量抓取的,六成的工作量都交给程序。例如3kHz的音乐普遍比较压抑,其它复杂情绪可由人工建立初始库之后,再由程序提取模型;利用波形频率分析乐器出现时间,常见的钢琴提琴已经可以较准确识别,黑管长笛比较接近就统称为管类乐器;人工抽查50/1000,只有“奥运会”等标签纯由编辑挑选。但他们不会把所有标签都展示出来,一方面并不想这个库全部公开,另一方面也希望用户在搜索过程中逐渐发现。
  
  那么这些标注问题可不可以用UGC(用户产生内容)的方式解决?“做过社区的都知道,UGC的东西是最不靠谱的,很容易标题党,更何况这些年因为微博之类个性化的东西已经做起来了,我们没有必要再做UGC,也没有那么大的用户基础。”
  
  其次是个性化推荐。在Jing.fm的设计中,决定是否推荐一首歌的维度很多:是否喜欢某歌手、是否收藏或讨厌、听了5秒还是50秒、听过的次数、歌曲类型等等,都会在后台进行统计,然后在用户没什么特别想听的时候发挥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提供的音乐质量较高,默认为码率260kbps的m4a格式音乐,每首歌在9M左右;后来因为在一些网络条件下听起来会卡,又提供了较低品质的版本,但是码率也有128kbps。另一件有趣的事情是,横穿主页的四个按钮均无文字说明,有些影响体验,施凯文对此的解释是“曾经想加上,但是还不知道怎么写才比较好看,所以没动”。
  
  试用中还发现,Jing.fm目前的曲库还不全,去掉了早期版本中的游戏技能解锁,并且不具备单独搜索某首歌曲的功能。对此施凯文表示曲库会补充,但初期倾向于只做好音乐描述搜索一件事,所以去掉了曾经设计的部分功能;至于单曲搜索,他认为这两者解决的需求不一样,并不想把原本垂直的功能做成“一统天下”。
  
  团队未来
  
  Jing.fm崇尚的是Instagram式的“小而大”产品,后者以13位员工3000万用户为人称道;他们不赞同国内“科技”界较常见的另一种情况:脑力劳动密集型,认为那是很不酷的做法。至少在团队人数上,Jing.fm目前很接近他的偶像:12人。音乐毕竟不是纯技术就能解决的内容,所以仍然需要音乐编辑;技术(含施凯文)共6人,另外还有运营1人和HR兼行政1人。
  
  施凯文认为保持团队“小”不在于压榨一个人去干几个人的活,而是考验优化业务的能力,精简需要做的事;此外,他们一直有“代码不分初高级”的文化,最普通的代码也要由最高级的人才去写,以保证“质量高速度快”。在后面对他经历的介绍中,会解释这种观念的成因。
  
  对于Jing.fm的质疑,主要只有一个字:钱。从开头到现在,都还没看到任何可以赚钱的地方。这也是施凯文跟所有投资人说明的一点。他说这款产品两年内不会盈利,甚至连收入模式都不做,以纯净的体验最大程度换取用户量,因为看到国外iTunes和Spotify的收费模式,相信国内正版市场未来大环境的变化,会有顺利的收费渠道。而且,除了面向普通用户,他们也有提供合作服务的可能。
  
  还有一些隐忧来自于抄袭。即,在目前国内的环境下,如果这种创意直接被人拿了过去,怎么办?他需要回答“谁会去抄,谁能去抄”的问题。施凯文说实际上他已经看到了一些类似产品的出现,但认为这些潜在的竞争者要么做的还不够好,要么不会把音乐作为主要方向,所以目前还不是太担心。
  施凯文的三次创业:我很想停下来休息一下
  
  用现在流行的话说,施凯文是个标准的“连续创业者”。有人吐槽认为这些说法太好听,因为所谓连续创业大多无非是出于连续失败。但实际上创业者在早期,往往是用自己不菲的收入为创业公司输血。他们本可以过的比很多人都舒服,那么创业为什么?“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
  
  施凯文1988年出生于莫斯科,幼年即回到哈尔滨的家。奶奶是音乐教师,因而他自小学习古典钢琴,一路读到音乐学院的电子音乐制作专业。因为跳级,他总是比周围人的年龄要小些,却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了创业,从此“忙”成为主旋律,缺失了很多普通孩子虽然懒惰但是司空见惯的体验:翘课、窝在宿舍睡觉、让同学代替答到之类。
  
  那时他靠教钢琴课、编曲自给自足,可是总想在给别人的编曲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后来索性和两个朋友凑钱创立“莱美文化”,梦想有一天能做成一家旗下有很多音乐人的唱片公司。结果因为音乐制作成本越来越高,好不容易挣来的钱,又都投在看不到什么时候能产出的基础设施上,变得像打工一样。当时有人提出不赚钱也就没必要做下去,但他认为如果只是为了赚钱的话教课之类就够了,理念不合一拍而散。所以总结第一次创业就是,被那个“自己想做的事”奴役。
  
  不过一旦开启了创业模式,似乎就不甘心停下。大二的时候,施凯文反思“唱片公司”做不下去的原因,琢磨着怎么用很少的精力做到很大的事,于是想到了互联网。这时他从初中就开始自学的代码功底就派上了用场,但因为觉得自己写的不够好,想找外包公司完成网站搭建。收活儿的时候发现,外包做的东西太丑,提出修改时对方却总是拖拉还要加钱,一些他觉得很简单的功能总也实现不了,恨不得自己亲自完成。
  
  就是从这时,施凯文开始认为一个团队必须有精英文化,就是越基础的代码越需要优秀的人写完。他放弃了外包,靠自己每月给人编曲挣的一万块钱组建了一个成本为每月9000元的团队,做出了音乐推荐网站的酷Q。每个月留给自己的只剩一千多,可是他说那时肉体上虽然比较惨,却很开心。
  
  痛苦的开始是“想找点钱”。2009年3月他在酷Q的基础上开始策划音乐分享社区,就是后来小有名气的Saylikes。当时他认为总是用自己的那点钱维持,做出来的东西也不专业,于是开始找投资人。
  
  最后找到一位传统行业的投资人,他说那是他第一次被天使投了一百多万,正式做起CEO。但很快,他发现传统行业似乎总是对互联网不放心,一方面跨行帮不上什么忙,另一方面,等出问题的时候投资人的反应是害怕。2010年10月,Saylikes因为版权问题进了关停名单,投资人即刻撤资,施凯文一个人撑到年底终于还是关掉了网站。
  
  关站后他去了另一家音乐网站做产品总监,因为观点不一,5个月后辞职。在认可他的人的支持下,随即踏上了Jing.fm的创业之路。今年6月14日,Jing.fm测试上线。新团队成员中有之前一起创业的伙伴,产品最早的用户中有Saylikes的忠实粉丝。“乔布斯说,人们在当时预测不到未来,但是回过头去看,会发现之前的经历都连成一条线指向现在,这话对我影响很大。”这时,距离他大学毕业刚好三年。
  
  把这些时间点串起来看,施凯文已经有6、7年没停下来过。“一直连续一直忙,不知道闲是什么状态。很多东西要学,事情做不完,时间不够用。觉得自己一直过得特别紧凑,特别累。每天都跟自己说,我想休息一下。”Jing.fm的办公室不大,却有张床;据说他每天2点睡都算早,很多时候只睡4个小时。作为素食主义者,他有时都会担心身体跟不上。
  
  但他似乎原本就是个不甘寂寞的人。酷Q(koocu.com)已经随着Saylikes关了,现在访问这个地址却会发现它跳转到了另一个网站:“保护它”(baohuta.com),似乎是旨在动物保护的一个众博客。据他团队的人说,某次“十一”放了7天假,按说是个休息的机会,结果施凯文还是用了4天时间写出了这个完全公益的网站。
  
  音乐梦想与版权乱象:互联网里的流浪歌手
  
  从一开始想做唱片公司,到现在的音乐网站,施凯文认为自己的思想有演变的过程,但是目标没有变。
  
  “最早是想做纯音乐,也给别人推过,可是发现,不管是自己做音乐还是帮别人做,都是不可能赚钱的。只有SP能卖彩铃,连演出都没有钱去推艺人。圈内有句话叫搞音乐没饭吃,确实,当初一起玩音乐的朋友,现在还住着地下室、需要找家里要钱。长久下去音乐会死掉的。”
  
  他指的“长久下去”,已经不是盗版之类的问题,而是从一开始,国内就没有独立音乐人谋生的好渠道。
  
  “我上大学的时候,编一首曲子七、八千,现在已经不是这个价码了,不是大牌没人找,默默无闻但很优秀的,又被人压到三、四千。互联网能花很少的钱做更多的事,但现在就是乱象,同样是音乐网站,不同的公司规模版权费用不一样,用音乐去做不同的功能版权费又不一样。”
  
  “我一直想通过做一个音乐产品,来改变一些人对于音乐的看法理解,现在就是想建立一个平台,未来音乐能在里面实现商业模式。我想对音乐行业有一些影响。”
  
  那么,不怕有一天自己都会成为互联网里生存困苦的流浪歌手吗?
  
  “国外已经开始收费了,有iTunes的独立音乐人销售渠道,有Spotify的收费模式。现在又有了移动互联网。我们只能看未来。只要有人一直推动,有人在大众的耳边一直说,这些模式总能实现。”
  
  《创业36条军规》里有句话,团队中绝大多数人是没有主意的,而领军人物就是那个能想出主意、还能自圆其说的人。不少创业者都是以“先做用户,等用户多了就可以如何”的说法来回答商业模式的问题,虽然对于未来,也许只能尽力。不过从目前的反馈来看,至少普通用户会认为Jing.fm的产品还不错。
  
  “关闭Saylikes的时候非常痛苦,我都没法想象,第二天要去跟大家说,分开吧。一瞬间以为,我的梦想完了。”
  
  而在此文发布的前一天,Jing.fm的版本号升到了1.8.5,更新说明里逐条写着“搜索增加了‘&’功能,解决了消息提醒的bug……”
   

相关热词搜索:施凯文 Jing.fm

上一篇:点心收缩转型:创新工场首个毕业生涉世之艰
下一篇:3B大战Robots疑云 360损失368万用户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