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业界 > 正文

科技领袖被指是现代强盗:不仅赚钱还想垄断
2012-07-09 10:05:06   来源:TechWeb   评论:0 点击:

\
 

  新技术大亨们参加各种技术和经济论坛,担任政治峰会嘉宾,频繁出现在杂志封面上,俨然公众崇拜的偶像。
  
  比尔·盖茨、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杰夫·贝佐斯、迈克尔·扎克伯格……在《福布斯》全球100大亿万富翁中,IT业大亨就占据了10人。他们都在短短十几年甚至几年时间内累积了上百亿美元的财富。这些新技术大亨们和工业化时代那些被称为“强盗大亨”的冷酷资本家有什么不同?
  
  这是一个有趣的事实:《福布斯》100大亿万富翁排行榜中,电脑和网络行业的大亨就占了10人。第一位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估计个人净资产达610亿美元,虽然他在不断地把钱捐出去。紧随其后的是甲骨文公司老板拉里·埃里森(资产360亿);迈克尔·布隆伯格(资产220亿)。Google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占据了第24位,个人资产分别为187亿。亚马逊的杰夫·贝佐斯以184亿名列26位。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以175亿名列35位。戴尔公司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和微软CEO史蒂夫·巴尔默分别以175亿和159亿排35和41位,微软的另一位创始人保罗·艾伦以142亿名列48位。刚去世的史蒂夫·乔布斯个人净资产90亿,甚至没能上榜。
  
  真正令人惊叹的不仅是这些人能够将虚拟的二进制数字(0和1)变成巨大财富,更在于他们累积财富的惊人速度。以马克·扎克伯格为例,从零到175亿仅用了8年时间。造就了盖茨、巴尔默和艾伦三位大富翁的微软公司仅创建于1975年。甲骨文创建于1977年。1984年,戴尔才开始在他的大学寝室内捣鼓电脑。1995年,贝佐斯用个人储蓄创建了亚马逊。1998年,布林和佩奇将他们的博士研究成果转化成了一家叫Goolge的公司。2004年,扎克伯格创建Facebook。
  
  对其中一些人,巨大的财富带来巨大的权力。当微软主宰了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市场之后,比尔·盖茨开始无情地利用其老大地位排挤竞争对手(还记得网景吗?)操纵价格。进而导致了现在的古怪现象:你可以拥有任何种类品牌的电脑,但它们几乎都用微软视窗操作系统。比尔·盖茨一度称王,因为他控制了个人电脑。
  
  微软依然拥有强大的力量,但随着计算从个人电脑过度到网络,他的力量在逐渐减少。后来居上的是布林和佩奇。他们拥有让任何网站变得隐形的力量。因为,如果他们的算法决定不让某个网站显示在搜索结果中,那么它几乎就等于不存在。他们的计算机还阅读我们的邮件,储存我们的文档。Google主宰网络广告。公司创始人宣称他们的目标是“整理世界的信息”。这并非一句玩笑。他们已经将大量的印刷书籍数字化———虽然还未得到网上发布的授权。
  
  与此同时,在数字丛林的另一头,亚马逊的贝佐斯不仅让实体书店慢慢消失;他也正在成为世界最大的出版商。他已经是世界最大的网上零售商———是网络世界的沃尔玛。在社交网络领域,扎克伯格精明地介入了9亿用户的网上通信。甚至可以说Facebook在一段婚外恋发生之前就可预知它的出现。由于网络的特点,一不小心将可能出现胜者垄断的局面:一家全球书店;一个社交网络;一个搜索引擎;一家网络超级多媒体店,等等。
  
  曾经有个时候,电脑和网络还是一个抽象概念。但随着数字技术开始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真实”世界和网络空间的概念开始模糊。网络世界发生的事情突然影响真实世界。想想苹果公司对网络音乐、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主宰。再想想Google和Facebook对我们的生活、恋爱、嗜好的了解;亚马逊对我们的消费模式的了解。考虑到网络力量对现实生活影响,是时候来好好认识一下那些掌握着虚拟世界大权的人们。这些数字世界的主宰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的价值观和政治立场是什么?他们和工业化时代那些冷酷的资本家有什么不同?
  
  我们对技术大亨们的了解其实非常肤浅。我们关注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八卦。比如马克扎克伯格去见投资人时还穿着幼稚的帽衫;再比如,和媒体巨头谈话的时候拉里·佩奇依然拒绝停止使用他的笔记本电脑;再比如,在因为反垄断官司接受采访时,比尔·盖茨坐在摇椅上剧烈摇晃;再比如史蒂夫·乔布斯开一辆非常低调的运动车,住在一幢小小的旧式房屋里,而不是人们想象的后现代宫殿。
  
  这些都是表面的东西,就这些大亨而言,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着相似的思维模式,使得他们无视人生的混乱和矛盾视,对小人物的恐惧和焦虑更加视而不见。他们是技术统治论者,他们认为,如果某件事技术上可行那么就应该实施。比如将全世界的书数字化?没问题:只要投入资源和技术,如果出版商和作者抱怨侵权,这只说明他们实在是冥顽不化的老古董。又或者拍摄记录下欧洲甚至世界的每条街道?同样没有问题:技术上是可能的。如果德国人抱怨隐私受到侵犯,让他们抱怨好了。技术统治论者的座右铭是,能够实现的就要去实现。这事关进步。
  
  事实上,这更加事关价值和金钱。问题在于技术大亨不在乎价值,只在乎合理性。他们热爱好的设计、高效率、优雅和盈利。因此苹果的设计在加州完成,组装却在人工低得多的海外。当那些工厂的恶劣条件曝光后,公司的高管们一副大惊失色的样子,信誓旦旦要竭尽全力改进状况。消费者很容易就相信了———并继续购买他们的产品。
  
  为什么人们如此轻信,如此宽宏大量?或许因为财富———像政治权力一样———是一种强大催情剂。但更重要的是人们接受了技术大亨们的价值观,听信了他们的宣传。他们自视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好、更高效、更理性的世界。身穿黑色高领毛衣和褪色牛仔裤的他们似乎和工业时代那些衣冠楚楚的冷血资本家们毫无共同之处。他们出席各种技术和经济论坛,讨论API、云计算,赢得听众热烈的掌声。他甚至获邀到白宫做客,成为加政治峰会嘉宾,连国家总统或总理也要向他们示好。
  
  在崇拜和仰慕中,我们似乎忘记了,他们本质上同样是野心勃勃、咄咄逼人的资本家。他们或许看上去很酷,亲切和蔼,但最终,这些家伙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赚钱,还要建立庞大的,接近垄断的商业帝国。他们将不惜一切达到目的。
  
  IT富豪们最大的一个共同点是,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先锋。上世纪90年代,当互联网开始成为公众话题时,很多观察者都联想到了1865年,内战刚刚结束的美国。当时人们觉得整块大陆都在等着被开发,金矿和其他矿产资源等待发掘、新的产业等待创建、土地等待种植、机会遍地。接踵而至的是大量的投机性投资,为首的就是铁路公司。正如安东尼·特罗洛普在访问美国时观察到的:“其实就是一些公司合伙起来购买土地……等待铁路开通后低价翻5倍。
  
  这正是马克·吐温和查尔斯·达德利·华纳在《镀金时代:今天的故事》中所讽刺的时代。这个时期的贪婪、投机狂热、普遍的政治腐败让吐温和华纳深受促动。但是,在这样狂热的环境中,一小撮精明、无情、富有远见的企业家缔造了一个现代工业国家。利兰·斯坦福、E·H·哈里曼、杰伊·古尔德、查尔斯·克罗克、亨利·普朗特、亨利·弗拉戈尔、科勒留斯·范德比尔特和查尔斯·耶克斯修建了铁路;约翰·D·洛克菲尔德创造了标准石油公司,并最终垄断美国90%的石油工业;安德鲁·卡内基、亨利·弗雷克和查尔斯·施瓦布创造了庞大的钢铁工业;J·P·摩根、约瑟夫·塞利格曼、安德鲁·梅隆和杰伊·库克等创办了为这些产业融资的金融机构。
  
  在创建现代工业国的同时,这些人也通过欺诈、股票稀释、贿赂腐败官员、剥削工人、创造秘密卡特尔等方式累积了巨额个人财富。因此政治评论家马修·约瑟夫森将他们称为强盗大亨。他们肆无忌惮的行为导致1890年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出台。在人生最后的岁月,一些强盗大亨(卡内基、梅隆和弗里克)试图赢得公众的尊敬———也或许是为了赢得与上帝谈判的筹码———开始建立慈善基金、博物馆和其他公共事业。
  
  与镀金时代的这些魔鬼相比,现代的技术大亨们———盖茨、佩奇、布林、贝佐斯等———看上去也许文质彬彬,更遵纪守法。相比娱乐业贿赂国会成员的技巧,这些技术大亨们实在是业余。因此,当《Sopa》(禁止网络盗版法案)遭遇强烈反抗时,执法者们才会如此吃惊。国会山的居民从来没有想到,技术产业原来也长着利齿。
  
  我们还应该记住,微软、甲骨文、Goolge和亚马逊生存的世界已经和从前完全不同。洛克菲勒、卡内基、范德比尔特及其同辈们活跃的舞台只是一个国家:他们的企业和野心大多局限于美国,而今天的大技术公司都是跨国企业,必须适应不同的文化和法律。约翰·D·洛克菲勒只需要担心如何收买美国官员。Google的CEO拉里·佩奇不仅要对付美国司法部,还得应对欧盟委员会、中国政府和普京的官僚们。
  
  他们所创造的工业帝国也截然不同。19世界的企业家建立庞大的公司、集团和卡特尔。他们雇佣数百万工人、管理巨大的工厂和设备(铁路、货轮、钢铁厂、炼油厂)在地球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除了亚马逊和苹果,现代技术大亨们提供的产品服务存在虚拟世界。和广告宣传不同,他们并非大雇主。比如Google在全球只有3.3万雇员。很多情况下,这些公司存在的唯一实体证据是巨大的服务器群。
  
  但是,仅因为技术大亨们并不从地下挖掘矿产,经营炼油厂,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帝国不是真实的。比如,我们依然用钢铁、橡胶、塑料制造汽车,但汽车自动化系统所用的软件的价值已经超越了它的物理零件。这一模式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经济生活的其他领域。
  
  因此,虽然人们看不到Google收集、保持、分配和控制的信息,并不意味着这些产品不真实或没有价值。举个例子,Facebook现在掌控的虚拟空间的居民数量很快将超过整个印度次大陆居民人数。这些人也许认为他们嬉闹的空间是公共的,但事实上,他们都聚集在扎克伯格的购物中心里———这一事实赋予他的权力足以让先辈的强盗大亨们眼红。
  
  怀疑派将指出,如果将数字宇宙的主宰们放入历史背景,他们其实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富有或重要。去年,《福布斯》委托一位经济学家在考虑通胀因素之后,给美国历史上所有富翁排个名次。名列前茅的全是前辈的强盗大亨们,比如约翰·D·洛克菲勒、安德鲁·卡内基、科勒留斯·范德比尔特,他们的个人财富分别是3360亿、3090亿、1850亿美元。现代唯一上榜的人只有比尔·盖茨,其个人财富在巅峰时期达到1360亿美元。
  
  泡沫破灭了吗?还没有。比尔·盖茨之所以上榜,原因也许在于他是最早的一批数字淘金者。微软创建于1975年,距今35年前。Facebook创建于2004年,才不过8年。到2041年,谁知道扎克伯格、布林、佩奇会富到什么程度?数字经济依然还有巨大成长空间。丘吉尔可能说,我们甚至还没有抵达开始的尾巴。
  
  但是,两组大亨的对比,最让人好奇的之处也许是他们的历史名声。19世纪强盗大亨们所创建的行业依然存在———虽然有的(比如钢铁)已经迁到了亚洲或其他发展中地区。那么Google、Facebook、甲骨文和亚马逊将留下什么?他们创始人将留下什么?19世纪的强大大亨们留下来一些线索。在他们死去多年之后,约翰·D·洛克菲尔德和安德鲁·卡内基这样的名字依然如雷贯耳。在我们的曾曾孙中,扎克伯格和佩奇的名字是否还有如此高的认知度?
  
  答案或许不在他们赚了多少,而在于他们给予了多少。19世纪大亨的美名长存要感谢他们的创建的慈善基金———洛克菲勒基金创建于1913年,卡内基基金会创建于1911年。至少有一位现代大亨在这方面已经遥遥领先。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拥有374亿美元,是世界最大慈善基金。
  
  原文:JohnNaughton
  
  原载:Guardian
  
  

相关热词搜索:科技领袖|现代强盗

上一篇:穿戴式设备走向商用:实用主义大于享乐主义
下一篇:微软突围:加快触网移动互联 重拾开发者信心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