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创新 > 正文

东北航道亲历记之三
2012-07-31 10:55:10   来源:新华网   评论:0 点击:

  30日,进入东北航道第八天,“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在通过楚科奇海、东西伯利亚海、拉普捷夫海后一路向西,航行在北冰洋喀拉海。这一路,极地的天气像孩子的脸一样说变就变,有时甚至是一天几变,让人难以捉摸。
  
  场景一:时而温暖如春,时而雨雪交加
  
  “雪龙”船刚刚进入东北航道的那天上午,天空一扫往日阴霾,太阳露出难得的笑脸。楚科奇海上阳光明媚,蓝天白云映衬着湛蓝海水,分外干净。
  
  看着电脑显示的室外温度,第五次北极科考队首席气象预报员孟上心里一惊:17.7摄氏度!“如果没有海冰,你感觉不到这里是北极。阳光明媚,好温暖啊!”队员们感慨不已,纷纷脱掉厚重的外套,跑到甲板上用相机定格绚丽景致。
  
  好天气并没有持续太久,当天下午,太阳就钻进了云层里,队员们熟悉的阴暗天气卷土重来。云层低垂、气温骤降。傍晚时气温已降到了3摄氏度。
  
  “外面下雪了!”有队员喊了一声。上午还是阳光明媚的东北航道上,飞雪飘飘下了一夜。仅仅一天时间,科考队就经历了从春天向冬天的转变。
  
  场景二:冰海雾航需谨慎
  
  拉普捷夫海上,无边的雾气紧紧笼罩着“雪龙”号,让人不知身在何处,路在何方。天际线尽头,已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海。
  
  如洗的碧空,瞬间就变得雾气朦胧,有时干脆浓雾弥漫好几天。驶入东北航道以来,北极雾气之多、变化之快让人应接不暇,最低时能见度不足100米,给原本冰区航行的“雪龙”号带来不小麻烦。
  
  为了保证安全,船员时刻关注着电子海图和雷达显示屏的变化,与前方船舶保持距离,并与领航船保持联系,了解冰情和航行信息。
  
  “海雾是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大敌’。”船长王建忠说,海雾很常见,但北冰洋海雾形成和消散速度非常快。有时,陆地暖湿气流流到寒冷海面,凝结后形成持续时间长、浓度大的平流雾。浮冰区里,海洋热能从浮冰空隙冲向大气,又形成蒸发雾。
  
  场景三:极地见彩虹
  
  “雪龙”号航行在一片没有浮冰的海面。正值北极圈内极昼,灿烂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接连经历了雨雪的洗礼后,“雪龙”船又迎来了朝霞。傍晚时分,海平面上方惊现一道美丽的彩虹。
  
  由于“雪龙”船所在海域纬度保持在70度以上,彩虹并不像是在低纬度地区呈现出拱形,而是大大的、完美的半圆形。
  
  细心的队员还发现,其实天空中的彩虹不仅有一道,在这条彩虹的外围,还有一道彩虹。在陆地上,同时出现两道彩虹并不多见。
  
  彩虹其实就是大气中的水滴对太阳光的不同折射,所以在雨过天晴后出现。气象专家说,北极地区雾气多、湿气重,空气湿度往往能达到90%以上,因此太阳照射后很容易出现彩虹。
  

相关热词搜索:东北 航道 亲历记

上一篇:“人造水母”引发人造生命讨论
下一篇:日研究发现土当归粉可缓解手脚发冷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