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创新 > 正文

考古专家首次发现秦始皇时期世界最大木桥
2012-07-26 10:54:19   来源:新华网   评论:0 点击:

  熟悉了古罗马时代的高大石桥建筑,谁还会在意两千年前古代中国的桥梁科技?而今中国专家的最新考古发现表明,一座秦始皇时期已存在的跨越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木桥,应属于迄今为止发现的两千年前世界上最高大的木桥。
  
  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毓芳告诉记者,这座举世罕见的木桥的最初作用,是用于联系跨渭河建设的秦都咸阳的南北两岸,是秦始皇居住的咸阳宫和位于渭河南岸的兴乐宫的重要交通枢纽。
  
  “至少在秦始皇时期的世界范围内,此前还没有发现过长约300米、宽达20米的巨型木桥,它在古代都城考古、尤其是世界桥梁建筑史和交通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李毓芳说。
  
  经初步考古勘探和测量,专家确认这座在西安市北郊新发现的大型桥梁,主要由众多巨型木头和部分石块构筑而成。目前虽然没有完整揭露出一个桥桩,但残存立木中最长立木达9米,一般胸径在30至50多厘米,测量的桥桩宽度约18.5米,推测桥面宽度达20米。如此宽大的跨河大桥对于沟通渭河南北的作用显而易见。
  
  今年4月中旬,农民在西安市北三环外西席村、高庙村北农田中挖沙时,意外发现许多古代木桩。经中国社科院与陕西省、西安考古研究机构开展的考古调查确认,其为两千多年前的秦汉古桥,并初步认为是汉长安城向北跨越渭河的大桥。这为研究渭河交通及其变迁提供了重要资料。
  
  李毓芳说,经过一段时间的野外考古调查与试掘,根据发现的众多文物标本(如陶片)等资料综合判断,可以说目前发现了三座渭河木桥,其最初年代两座为秦代、一座为西汉初年。与上述巨型木桥时代相一致的,还有一座位于巨型木桥西边200米左右的一座小型木桥,二者一定意义上可说是两千多年前渭河上的“姊妹桥”。
  
  其实,两座秦代已存在的木桥,除了在秦始皇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外,应该还延续到了汉代,尤其是巨型木桥还成为汉长安城北跨渭河的重要桥梁,与另外一座西汉初年的大型木桥一起,共同构成了汉都长安北跨渭河的交通体系。
  
  李毓芳说,巨型木桥至少延续到汉代,成为正对汉长安城北墙中部城门厨城门的“厨城门桥”,而巨型木桥东边1700米左右发现的西汉初年的木桥,则应是汉帝修建以联通渭河北塬阳陵等皇家陵园的大道枢纽。
  
  据文献记载,巨型木桥因位于汉长安城北侧的渭河之上,是长安城北向、西向交通的第一关键。譬如汉文帝入京继位大统、南匈奴单于归顺入京等重要大事均发生于渭桥之上,使渭桥除了具有无可替代的交通地位,还包含丰富的文化含义。
  
  记者现场看到,在巨型木桥的沙坑中还存在许多巨大的石构件,从其粗糙而有型的榫卯结构不难看出,石块主要是建筑分水桥礅的构件,一些如船头般的石块与一些长方形的等厚石块,一起在水中保护着主要由立木支撑起的桥桩,从而整体上提高大桥的稳固性和耐用性,开辟了中国木石混用的桥梁建筑典范。
  
  李毓芳说,这三座木桥除了巨型木桥开始发掘之外,其他两座近期不会进行考古发掘,但是它们三个是目前渭河干流上发现的唯一共处的秦汉木桥,为秦都咸阳、汉都长安的交通咽喉,当时其军事意义十分重要。
  
  古代木桥如今成了挖沙之地,汉长安城北靠以为壑的渭河哪儿去了?专家分析,渭河在历史时期以来一直存在向北移的倾向,虽然秦汉时期的渭河与秦汉的都城基本相安无事,但随着时间推移,渭河干流不断北移,不仅冲毁了北岸秦都咸阳的宫殿,也与汉长安城及其北边的渭河木桥渐行渐远。
  
  李毓芳告诉记者,如今的渭河距离发现木桥的地方,初步测量已有7公里左右的距离。渭河的变迁一方面毁坏了秦咸阳宫,一方面也让三座两千多年前的木桥保存下来。这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绝佳例证,对于人类文明与生态的演变史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考古 专家 首次

上一篇:我国成功发射“天链一号03星”
下一篇:世界上皮肤最松弛的人:拉起肚皮能放啤酒瓶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