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人间 > 正文

百年布依古寨:在网络时代下,如何守护这片曾经的文化沃土?
2021-08-30 16:30:12   来源:一闻网   评论:0 点击: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估计,因为过去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文化趋同的影响, 世界上50%的语言都将在未来的一百年内消失。“放眼世界,当今世界上使用的语言大约有 6700种,平均每两周就有一个消失,同时一并消失的还有整个文化和知识遗产。”
 
  匈牙利摄影师阿提拉 Lóránt 是“正在消失的文化”基金会的创始人。Lóránt告诉《今日美国》:“随着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容易导航,文化差异年复一年地消失了,从视觉上开始,小的民族部落抛弃了他们的服装和特征,紧随其后的是他们的传统、习俗、语言和宗教信仰。”
 
  俄罗斯摄影师 Alexander Khimushin 过去的八年里,一直在世界各地旅行,以记录他在旅途中遇到的正在消失的土著文化。“我相信,没有文化的多样性,我们的世界将缺乏个性。在很短的时间内,全球化已经消灭了大多数存在了数千年的传统和文化。”
 
  社交媒体,一种创新型保护传统文化的渠道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媒介。社交媒体允许通过虚拟社区和网络创造或交换信息、观点和其他形式的表达。创建账户的成本小、门槛低,是大众都能接受并使用的传播方式。
 
  截至2021年,全球使用社交媒体的人数超过39.6亿,平均每个用户在不同的社交网站上有8.6个账户[1]。它的高传播性加之特殊的算法让信息有被迅速推广的可能性。很多组织已经注意到并且想要保护正在流失的民族传统文化,他们已经尝试使用社交媒体这一渠道向外界推广。
 
  在美国,不少组织和机构正致力于使用Facebook 和 Twitter 等平台的广受众性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挪威萨米人议会主席 Aili Keskitalo 在 2013 年开始用 Facebook 等社交媒体来重振萨米语。在活动、比赛、实体产品、音乐和视频节目以及博客的支持下,该活动持续了三年。此项目获得了如此积极的反响,以至于在加拿大和阿拉斯加引发了一场类似的社交媒体宣传活动,以拯救快速消亡的 Gwich'in 语。
 
  同样地,YouTube上也有很多频道致力于宣传少数民族文化。比如,一个名叫 Indigenous Americans 的频道,一直在坚持制作和更新有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视频, 内容包括了美洲原住民所遇到的歧视,墨西哥土著神话、诗歌和传说,许多原始部落的生活现状,与墨西哥的少数民族的历史变革和发展等。目前为止,它已经拥有了1.73万的订阅者。
 
\
 
(图为Indigenous Americans频道的视频内容截图)
 
  板万村,一个传统文化的胜地开始面临危机
 
  放眼世界,很多古老的文化濒临灭绝;在中国,很多少数民族也开始面临文化危机。
 
  布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拥有着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截止2010年,贵州省黔西南州布依族户籍人口显示为77.3万人,约占贵州省布依族人口的30.79%。册亨县位于黔西南州的西南部,丫他镇的板万村是册亨县的一个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布依族村寨。板万村在2015年经国家住建部批准,被列入全国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更是拥有“布依最后的家园”的美誉。这里有丰富独特的布依族风俗与文化。
 
  在板万村,布依族的传统刺绣蜡染久负盛名。蜡染是用蜡刀蘸上蜂蜡画好花纹,染色,再将布去蜡漂洗后晾晒。当地的学校要求学生在每周中至少有一天穿着传统服装上学,并且在女孩小时候需要和母亲或者祖母学习如何制作这些传统手工艺品。 
 
\
 
(图为板万村锦绣坊的绣娘成衣)
 
   此外,《摩经》作为布依族所信仰的“摩教”的经典也在板万村流传着。它的主要形式包括祈祷词、远古神话传说、故事、长篇叙事性作品等。它主要为口授相传,而在现在某些重大的节日或日子,比如婚丧嫁娶时,仍然会要求颂唱《摩经》。
 
  板万村曾经也会过布依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就是其中一个。它是在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传统节日,历时3天。在这一天,每一户人家会推举出一位男性,所有被推选出来的男性会一起爬到山上祭祀社神。每家都会宰鸡杀猪,做五彩的花米饭来祭祀社神和先祖。另一个重要的节日是“七月半”,它是用来祭奠亡灵的节日,同样历时三天。在这一天中,人们会杀鸡、杀鸭或者杀牛来祭奠老祖先,也会做布依特色的糯米糕。
 
   然而,随着城市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城乡人口流动增大,当地许多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从大约9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青壮年会去一、二线城市,比如广东、浙江、深圳等打零工。而现在大部分未成年人在初三毕业后,也都会选择上职业高中或外出打工。”黄叔说道。他是村中一位德高望重的《摩经》传承人,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布依族三月三”州级代表性传承人。
 
\
 
(图为正在阅读《摩经》的黄叔)
 
  在经历过一二线城市的汉族文化的冲击与熏陶后,村民对于本民族文化和节日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渐降低。村民黄大哥的妻子刚去广东不久,他曾经也在外省工作过很久,当问起“是否还会去过传统节日”时,他回答:“少了很多。村子里年轻人都大多会去大城市中务工,村子里仍然有人会去过节。但是我在大城市待得久了,已经不怎么参与了。”
 
  同时,刺绣蜡染也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在村中采访两个中年妇女时,她们说自己不会刺绣和蜡染,年轻的时候太懒了,就没有学习怎么蜡染。“小时候妈妈会做衣服,现在就会在外面买。现在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就更不会做这些了。我们都不想学。”
 
  这一现象在青少年中更为普遍。一位名叫何朝霞的初三女生说:“学校虽然也会带领同学们去青少年宫,在那里会开设传统服装设计等课程,但是我没有去参加过。每次他们出去的时候,我都会呆在教室里发呆。” 当问起爸爸妈妈是否会从小进行布依族文化的教育时,她摇了摇头。“妈妈一直在外面打工,每年春节才会回来一次。爸爸从来没有讲过。爷爷奶奶也都很早就过世了。”
 
  从政府到民间——用社交媒体传播布依传统文化
 
  虽然布依族面临着种种传统手工与风俗文化失传的危机,但是当地的政府和公益组织都正在尝试通过社交媒体等方式保护并传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贵州省妇联在2013年推出了“锦绣计划”。旨在让妇女可以在家门口就业,并且让传统文化技艺为她们带来实质的收益。为了响应“锦绣计划”,册亨县政府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和比赛,并且成立了中华布依坊。秉承着“妇女织布绣花,能赚钱养全家”的宗旨,布依坊给当地妇女提供专业的培训和就业岗位。她们曾尝试过成立网店和直播,但因为没有人懂得如何运营社交媒体账号和电商直播,该计划不得不暂停。但不久前,布依坊受到了一个在北京做电商直播的企业的关注。在企业的帮助下,布依坊开展了线上直播,其中绣娘们手工制作扎染围巾的销量达到了数万条。
 
\
 
(图为布依坊墙上张贴的标语)
 
  同时,当地政府也非常看好电商直播、社交媒体等方式的未来发展潜力,希望运用这些方式大力进行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推广。当地镇政府陈委员对于通过电商渠道,例如抖音、直播、淘宝等,去推广和售卖当地传统商品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因为这种模式可以帮助提高产品的流动性。她表示,这一想法是在镇政府的思考之内的,电商模式在板万村正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还需要更多的交流和实践机会。
 
\
 
(图为当地锦绣坊中的绣机)
 
  与此同时,贵州当地的民间组织和个人也在积极尝试用社交媒体的方式传承并传播传统文化。
 
   “蓝花叙事”项目在2018年成立,一直关注着贵州民族历史和文化。通过建立蓝花叙事生活小馆、运营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蓝花叙事”向外传播着贵州当地蜡染、传统服饰等传统文化。蓝花叙事生活小馆作为 “蓝花叙事”项目线下的文化载体,陈列了许多蜡染、刺绣作品和传统服饰,并向大众开放参观。
 
  此外,“蓝花叙事”项目会定期向当地绣娘和学生提供培训课程。在培训期间,其微信公众号会详细地记录每次培训的内容以及学生的感悟和收获,并更新关于蜡染等传统文化的科普图文。这些内容朴实、有价值,成为当地传统文化普及和推广的一个有力窗口。
 
  “蓝花叙事”项目创始人王小梅老师多次提到,线上网络将大家连结,许多来自美国顶尖大学的学生曾来到“蓝花叙事”进行深入的访问学习,其中有些人发表了对当地文化的思考和研究的论文。王老师自己也曾多次带领绣娘去到美国与当地的学者教授进行交流讨论,将传统文化真正带出了国门。
 
\
 
(图为“蓝花叙事”正在组织蜡染培训)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个人也能够通过网络的力量传播传统文化。抖音视频账号“布依之花”便是如此。该视频账号有3w+粉丝,获赞数24.9w。在评论中不仅可以看到布依族人的讨论,也可以看到不同民族,如壮族、白族等少数民族观众的讨论。“布依之花”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果的原因主要是视频内容多样化,不仅有蜡染、刺绣等大部分人都熟知的内容,还有三月三、民族故事等鲜为人知的内容。但美中不足的是,因为没有专业运营团队,视频的视觉效果较弱。
 
  虽然现在有许多社交媒体账号在致力于传播传统文化,但是运营一个社交媒体账号的门槛对于当地村民个人是非常高的。由于文化水平较低、流动性较低等原因,那些熟知传统文化的村民却仍然很难将布依族文化带向更广阔的天地。
 
  “我平时会发抖音啊,但就是随便发发,也不会写什么文字,都不懂啊。”绣娘何姐说道。她非常期待能够接受专业的培训,帮助自己开拓网络的售卖渠道。而寨老黄叔也表示,他很乐意别人将自己和传统文化的故事发布到社交平台,“这样布依族的文化可以被更多的人看到,也会有更多的年轻人重视它,并传承下去。”
 
  政府现有政策的成功和民间组织对传统文化传播的积极态度让我们相信,当村民们逐渐接受更多培训以及在专业人士的带领下,布依族的传统文化可以在社交媒体上更高效地传播。而网络可以带着这些经典地传统文化走出村子,走进大众的视野中。(作者:杨盈、张瀚文、张予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党建引领吹号角 践行使命当先锋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