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亲历四川兴文地震后首夜:他们是一群无眠的人
2018-12-17 10:15:10   来源:北部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对经历过大风大浪四川人来说,12月16日发生在宜宾兴文县的5.7级地震,并不算大事。其引发的震感,在朋友圈带来一波短暂的刷屏后,很快归于平静。

但对生活在震中——兴文县高家镇的许多人来说,2018以他们意想不到的方式走向了结尾,并将深刻地影响他们未来的日子。

或焦虑、或担心、或惦记、或责任在身……他们经历了震后第一个无眠的夜。

12月16日晚上10点30,周家镇新塘村安置点。

44岁的田朝菲没有想到,她家房子被山上落石击中的场景,成为网上热传的视频之一,“但视频不是我拍的,那时我逃命都来不及。”

地震时,“我家屋后面的崖石裂了,滚下来打到房子上,又跳进了院坝里。”

面对突然的危险,田朝菲做出了惊人的反应,她一步跳下了近两米高的院坝,跑向了公路,“我还一边跑一边喊,大家快跑!崖要塌了!”

逃到她认为安全的地方后,田朝菲回头看了她的房子,“看着它晃晃悠悠的,觉得它好可怜,好害怕它倒了。”

从宜宾市珙县嫁到周家镇洛浦村,田朝菲在这里已经生活了26年。

丈夫吴开银是附近煤矿的工人——像他这样年龄的中年人,如果没有外出打工,许多会留在了当地煤矿工作。

田朝菲有两个孩子,“大的25岁,在江苏打工,小的12岁,在上小学。”田朝菲觉得,这辈子最大的成就,是带大了两个孩子,还“养活”了一栋房子。

她的房子建于15、6年前,花了10多万,“我们两个打工嘛,一点一点存,存了2、3万,又背了债,一点一点还,还了好几年才还清。”

“我家老二就是在新房子里生的。”

田朝菲的房子在地震没有倒下,但“以后也不敢回去住了。”因为屋后面的山崖在地震中裂开了,“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掉下来。”

躺在安置点的帐篷里,田朝菲睡不着觉,她说,她想她的房子。

何保香的两个孙女并不认床,躲在帐篷被子里,睡得非常香甜。我们的谈话,一点没有惊扰她们的睡梦。

何保香是田朝菲的邻居,有着和田朝菲一样的担忧。“山上的崖石冰(裂开)了,现在还没垮,但也快垮了。”崖石下面,就是她的房子。

地震发生时,55岁的何保香展现出了和她年龄不符的臂力和奔跑速度,她一手搂住一个孙女,夹在胳膊下,一路飞奔,逃离了危险区。

“印象里,我们这里常地震,每年都有那么几次。”她说,但以前都是轻轻晃一下,从来没有遇到过这么大的,“感觉比5.12那天都还强烈。”

两个孙女的父亲在江苏打工,这次地震可能会让他提前返回家乡。

吴余瑶是这里最开心的人。

她穿着一件大人的外套,笑眯眯地走进帐篷,大摇大摆,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今年6岁的她,是一名一年级学生,也是这场地震的受益者——原本度过这个周末,她又该去上课了,但是现在看来,上学的事,可能要暂缓一下了。

你喜欢上学吗?面对提问,她笑而不语,用一串“哈哈哈”回答了我们。

帐篷门被掀开,一个背上贴着“宜宾民兵”的男孩走了进来,暂停了我们的交谈。他问“这里有没有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多领一件棉大衣。”

晚上11点,在安置点为群众发放棉大衣的陈滨。

他是兴文县武装部民兵应急连参与救援的87名民兵之一,下午抵达后,他们已在这里搭起了40多顶帐篷,“还搬了200多件矿泉水、100多箱方便面,还有400床棉被,300多件棉大衣。”

陈滨说,这样的救援行动,他参加过3次,而前两次都是10年以前了,“2008年初宜宾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

“这是我们兴文县这些年最大的一次地震了。”他说。

今晚,陈滨和他的战友们,也是无眠的人。

“要给帐篷边挖沙埋土做防水,怕这几天下雨。”时间已到午夜,高家镇的气温降到4℃,围着帐篷外的炉火,守夜者烧了一壶水,为度过下半夜做准备。

安置点门口,看着外面过往人群的小孩。

这大概是两个朋友的劫后重逢。

凌晨2点,在前往重点受灾村龙洞村时,我们在路上见到几组结伴同行的村民。继续往前走,我们又陆陆续续见到了几位。

我们停下车,打听“这么晚了,你们去哪里?”带队的村民告诉我们,“还能去哪里呢,回家喽。”

龙洞村1组的周必明,在自家屋子外面搭起了简易帐篷,围着中间的火炉,和家人、邻居一起取暖,偶尔也有过路的人,短暂地在这里停留。

周必明是从安置点偷偷跑回来的,“安置点的条件是要好一些。”但就是放心不下家里。

过了周必明的家,就再不能往前走了,前方的路被一条警戒线拦住,距警戒线数百米的地方,就是一处山体坍塌现场,目前有由民警全天值守,对试图越过警戒线回家的村民进行劝返。

一座村民出行常用的小桥被震垮。

龙洞村沿途,部分因地震受损的房子。

周必明和儿子站在裂缝的房子前面。身后的侧门是猪圈,地震后,猪圈的整个棚顶都塌了,推开门,只看见一片山林。

重建房子,也包括重建猪圈,将是父子俩灾后生活的主题。

相比周必明的简易帐篷,代林超的作品更显简陋。地震带来的窘迫并没有冲淡他好客的热情,见我们路过,他举手招呼,过来喝口热水。

在凌晨3点半,空空荡荡的山里乡间,这样的邀请,让我们心生莫名的怪异。

再次返回新塘村安置点,这里依然热闹。

度过一个无眠的夜之后,高家镇又将迎来新的一天。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新趋势、新时代、新材料、新选择 ——扶持百城千店创业计划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