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课后托管第一品牌贝尔安亲力挺课后服务新政
2017-03-14 15:24:37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为争议已久的中小学生课后托管指明改革方向。文件明确要求,中小学校充分发挥学生课后服务的“主渠道”作用,对确实不具备条件但有课后服务需求的,“要积极协调学校、社区、校外活动中心等资源,做好课后服务工作”。该文件是教育部首次就放学后“学生去哪儿”发表正式意见,预计将对日益庞大的学生托管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有行业人士认为,《指导意见》的发布将加速行业洗牌,形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该政策一出台,众多低端的托管班纷纷对各自的发展前途忧心忡忡。而作为托管行业的领导品牌,贝尔安亲课后托育机构却信心满满,其创始人赵静芳对外宣称,托管行业的野蛮生长已经到了必须加强监管和制定行业标准的时候,去芜存菁的行业“洗牌”本就不可避免,文件出台不过是起到催化作用。这对始终坚守“标准”的贝尔安亲来说,甚至是一件“大好事”。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双职工子女“午休”、“放学后”的去处一度成为社会管理的痛点和难点,也成为家长焦虑头疼的重点问题。近些年来,这种刚需催生了一大批托管班,它们往往散布在学校周边或居民楼内,绝大多数无证经营,人员素质、安全保障不尽如人意,常有“失火”、“坠楼”等安全事故发生,是政府打击取缔的对象。
  
  而此次《指导意见》的出台,就加剧了这类低端非法托管班的生存危机。长沙岳麓区某大型小区内的家庭托管班负责人冯某就对此忧心不已:“我们现在接收了附近小学的20多名学生,如果学校真的办了托管,大部分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在学校呆着让老师看管,我们下学期的招生形势确实不容乐观。”
  
  在低端托管班焦虑的同时,抢先完成标准化的学生托育机构如何看待这次“新政”?近两三年来,学生课后托管行业开始出现一批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的专业托育品牌。其中,势头最为迅猛的贝尔安亲,率先引入台湾学生托育成熟的“安亲”模式,以长沙为中心,在短短三年时间内迅速发展到全国27省300多家标准化校区,成为学生托育行业龙头和标准制定者。
  
  赵静芳告诉记者,《指导意见》以文件形式提出“课后服务”的概念,是教育部门首次为缺乏规则的学生托管行业做出的定位引导。学生课后服务作为新兴行业,在此前一直没有明确的身份定位,有认为是教育行业的,有认为是家政行业的,没有统一的行业归属标识。
  
  “这次明确了‘课后服务’概念,对整个行业起到了急需的规范作用。”赵静芳说。她认为,“课后服务”涵盖了多层次的细分服务。最原始的1.0模式没有服务概念,学生们由家长接送;2.0模式由学校提供午托;3.0模式小饭桌托管班泛滥;而4.0模式则是贝尔安亲这样专业的课后托育。
  
  “‘服务’本就是多层次的需求与供给,有保障基本需求的公立学校服务就有满足高品质需求的校外托育服务。”赵静芳说,“文件出台后,国内课后服务行业将走向更加规范、更加细分的方向,而行业的规范对行业领军品牌来讲无疑是提供了最好的发展环境。”

相关热词搜索:新政 品牌 贝尔安

上一篇:终于等到你 2017上海酵博会-无缝对接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