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如何让“紧捂钱袋”的国人敢花钱
2012-11-26 09:39:02   来源:   评论:0 点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中国国民储蓄率一直居世界前列,上世纪90年代初居民储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以上,到2005年更是高达51%,全球平均储蓄率仅为19.7%。2009年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经突破了18万亿元,人均储蓄超过1万元。统计局数据分析,中国的储蓄率高达52%,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11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老太太说我工作了一辈子,终于存够了买房子的钱,临死前才从筒子楼搬进了电梯公寓。而美国老太太说,我工作了一辈子,住了一辈子电梯公寓,终于把银行的房贷还清了。段子虽老,却极其形象地将中国人捂紧钱包节衣缩食,和美国人的潇洒消费进行了鲜明的对比。一直以来,中国人只敢精打细算地花着昨天攒下的钱,却不敢预支未来的收入。

  中国人银行里的存款倒是人均过万了,早一批买房者也看到购置的房屋价格翻了几番,可人们无法从这些资产升值中感受到好处。这背后是医疗保险、退休养老、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的薄弱,让人们不得不勒紧裤带选择未雨绸缪的生活方式。而如今人们存钱防老、存钱防病的储蓄方式,被认定为是过度储蓄,导致消费不足,造成内需乏力。被迫“爱存钱”的国人却被扣上阻碍经济发展的大帽子,这未免有些不公。

  诚然,如何平衡储蓄与支出之间的比例,让爱存钱的国人敢花钱是提振内需,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亟须解决的难题。而事实上,随着房屋信贷、汽车信贷等金融手段的推广,爱存钱的国人早已悄悄打开了自己的腰包。“房奴”“负翁”的背后,意味着储蓄消费的比例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只不过随着房价的飙升,这部分消费比重过大,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其他领域消费的积极性。人们用于改善生活条件的旅游消费、家电更新消费、丰富文化生活的消费都被不断提高的购房消费无情地挤压。

  而想要提振人们的消费欲望,必须多方入手:一方面,降低未来的不确定性。提高政府在社保、医疗卫生和教育领域的支出,让基础消费不再成为挡在人们改善型消费面前的几座大山。另一方面,改革收入分配机制,畅通投资渠道,让国人通过第二次分配获得更多收入,同时健全股市、债券市场的良性运营,让资产能够顺利抵御通胀,实现保值增值。

  唯此,才能让敢花钱、会花钱成为国人新的消费习惯,也才能从根本上达到提升内需、优化经济结构的目的。刘晶瑶

相关热词搜索:如何 钱袋 国人

上一篇:海南临高一小学发生挤压事故 仍有12人住院治疗
下一篇:异地高考“开闸” 释放何种信号?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