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光明乳坦承管理层存问题
2012-09-21 10:57:26   来源:网易   评论:0 点击:

  光明乳业公告前后矛盾
  
  据报道,近日有消费者投诉,光明一款标注针对“1-3岁宝宝”的小小光明宝宝奶酪产品的包装盒配料里含有“乳矿物盐”,而卫生部对其使用范围的规定并不包括该年龄段的婴幼儿。在事件曝光后,光明乳业做出了下架处理。
  
  根据根据光明乳业官方公告显示,为避免138g(6杯)小小光明宝宝奶酪产品在包装上给消费者带来误导,目前已将市面上的产品全部回收,为此对给消费者带来的影响表示歉意。不过,光明在道歉的同时还表示,产品中含有乳矿物盐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就上述光明乳业这次“违规”添加乳矿物盐的官方公告看,前后表述颇有些矛盾。
  
  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乳业分析师陈连方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也对光明乳业的诚意表示怀疑,“光明乳业的公告前后表示有点矛盾,企业在遇到问题时不要找其他的理由,应该就事情的真相给予说明。作为一家食品企业应该把诚意放在第一位”。
  
  而在乳业专家王丁棉看来,光明乳业的公告应该承认标示的年龄段错误就行,不应该再找理由说“误导消费者”的话。“可以看出光明乳业在应对危机公关时不够老练”。
  
  王丁棉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在奶酪中有矿物盐是正常的,也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但是要标明一定的含量标准。另外,4岁以下的孩子是不能吃奶酪的,因为吸收不好,会造成孩子肾的负担。而光明乳业此次含有乳矿物盐的产品是宝宝产品,因此,在广告上有误导消费者,并违反了2009年国家关于婴幼儿产品中不能添加矿物盐的规定。
  
  也就是说,光明乳业此次出错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其针对的消费人群出现作为的判断。因此误导了消费者。但对于公司表示,收回的产品换包装后上市的说法,潘建军表示,此说法不完整。“收回的产品应该重新评估后再做出上市决定。”
  
  不过,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光明乳业此次出问题的产品是婴幼儿产品,那么含有乳矿物盐就是违规的,公司必须将产品下架召回,并通知已经购买产品的消费者停止食用。
  
  公司管理层暂时不会更换
  
  光明乳业质量门频出,三个月以来连发五次错误。
  
  王丁棉认为,光明乳业出现的问题有的是生产过程中的事故,但也会衍生为食品事故。因此,公司管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同样,陈连芳也表示,光明乳业缺乏一个大企业危机公关处理机制,企业缺乏责任制度。而作为一家食品企业更应该把诚信放在首位,“国内不缺技术、管理等人才,企业的诚信不能缺失”。
  
  而对于光明乳业质量问题频发,潘建军表示,“集团是有风险管控制度,集团公司和乳业公司按照质监局的要求包括整改的工作正在落实”。
  
  那么,在这次事件后,光明乳业是否把质量问责制度落到实处呢?“乳业公司在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有不足的地方,公司也积极整改,而管理问题也是整改中重要的一项。”
  
  既然把管理放在重要的整改内容里面,那么这次的整改中会不会有人士变动?
  
  “在酸败事件后,集团公司是认真对待的。由于正在梳理每个环节,包括责任在哪里等问题,在查找出原因后还要报告相关部门和集团,所以,暂时还没有考虑这个事情。”潘建军对记者表示。
  
  而对于事件结果何时能公布于众?潘建军表示,“会尽快公布”。
  
  对于此次光明乳业含糊不清的澄清公告,光明乳业接下来如何处理,本报将继续关注。
  
  有乳业专家也向记者分析称,近年来,蒙牛、伊利放缓了扩张步伐,光明为了急于抢占二者留下的市场空间,加速扩张。3个月出现“5连错”,有关光明乳业(600597)(600597.SH)的“负面”并未止步。
  
  “酸败门”余音未了,光明奶酪昨日又爆出“违规”使用了禁用的乳矿物盐。近日又有消费者投诉称,光明一款标注针对“1~3岁宝宝”的小小光明宝宝奶酪产品的包装盒配料里含有“乳矿物盐”,而卫生部对其使用范围的规定并不包括该年龄段的婴幼儿。另据专家称,乳矿物盐有可能加重此年龄段婴幼儿尚不完善的胃肠和肾脏负担。
  
  光明乳业在向《第一财经(微博)日报》声称产品符合标准的同时,又强调已购买该产品的停止食用,并将对产品予以召回,新产品也将不再添加乳矿物盐。值得一提的是,在记者拿出卫生部相关“禁止婴幼儿食品添加乳矿物盐”规定条文时,光明乳业公关部相关人士称“标错了”。
  
  对于光明近三个月连续爆出的五大“负面”,业内专家分析称,安全事件屡屡爆发,暴露了光明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并且这将动摇其销售大本营华东市场的老大地位。
  
  光明称“标错了”
  
  对于再次出现的产品质量隐忧,光明也在第一时间积极行动起来。
  
  对此,光明乳业昨日公告称,按照国家GB25192再制干酪国家标准,138g(6杯)小小光明宝宝奶酪添加的乳矿物盐(俗称乳钙)符合新资源标准。
  
  光明乳业方面还向记者表示,目前该产品已经停售,已经买了该产品的消费者请停止食用,光明乳业会派工作人员前来召回该产品。光明乳业工作人员称,相关产品将更换包装及配方重新上市,且不再含有乳矿物盐。
  
  关于该产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记者在卫生部2009年发布的第18号公告中看到,乳矿物盐的使用范围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那么,为何光明宣称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并且在即将重新上市的产品中剔除乳矿物盐呢?对此,光明乳业新闻发言人龚妍奇告诉记者,问题产品系包装误导。该公司公关部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标错了。”该人士进一步称,此产品面向3岁以上儿童,不包括1~3岁的婴幼儿。
  
  在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看来,这样的说法强词夺理,他认为,作为一家如此大规模的企业,怎么可能对自己产品适用人群标示错误,并且出现将3岁以上儿童标成1~3岁宝宝的低级错误。
  
  他认为,光明将问题产品定位1~3岁宝宝则是为了增加销量考虑,而在产品中添加乳矿物盐或为节约成本。由于1~3岁婴幼儿对奶酪等辅食需求更大,因此光明将该产品定位在此阶段宝宝,但是很可能为了节约成本,并没有采用适合婴幼儿食用的“乳钙”,而是添加了价格相对低廉且含有大量婴幼儿难以消化的乳矿物质盐。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告诉记者,婴儿指1岁以内,幼儿则为3岁以内,乳矿物盐是作为新资源食品进行管理的,不准用于婴幼儿,主要是虑及可能加重婴幼儿尚不完善的胃肠和肾脏负担。
  
  扩张下的管理漏洞
  
  光明乳业近期在下游产业连续爆发多起食品安全事故。
  
  营销专家陈小龙告诉记者,光明在下游管理上存在较大问题,直接表现在内容管理上面,如生产、储运等这些最基本的营运问题上面。
  
  他还称,管理频出问题与其贪图快速扩张的急躁心理有关。光明近年来销售年增长在10%~20%,这个速度远高于蒙牛。但随着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光明在成本投入上不断增加。
  
  宋亮估计,今年光明乳业比去年成本上升近20%。这也导致光明为了节约成本减少下游产业链投入,从而加大了风险。“去年光明乳业就曾爆发物流人员罢工事件,而近期牛奶酸腐事件即是物流环节出现问题。”乳业专家表示。
  
  
  另有乳业专家也向记者分析称,近年来,蒙牛、伊利放缓了扩张步伐,光明为了急于抢占二者留下的市场空间,加速扩张,而高速扩张带来高成本压力,为了节约成本,加上管理没有跟上,埋下风险隐患。
  
  品牌研究方面的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品牌价值是企业最宝贵的价值,如果负面不断,肯定会对品牌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到公司的经营。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光明乳业问题频发已经严重影响到光明乳业的销售。特别是在光明乳业大本营华东市场,光明乳业销售业绩不但很难实现增长,还可能下滑。其华东市场龙头老大的位置,将因此大大动摇。”
  
   

相关热词搜索:光明 坦承 管理层

上一篇:4名未成年人强迫少女卖淫获刑
下一篇:汇源果汁回应商标纠纷案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