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社会 > 正文

4年级学生为当班干部“贿赂”同学
2012-09-21 10:42:30   来源:网易   评论:0 点击:

  为了当班干部
  
  孩子拿了100元钱“贿赂”同学
  
  【网友发帖】
  
  “晕无语”说,一早上班就听同事说,家里桌上的100多元钱不翼而飞了,后来一追问,才知道是被孩子拿去用了,“如果是买一些吃喝的东西也就算了,哪知道是因为班上一个班干部被免职了,老师要班上同学投票民主选举,结果这孩子拿钱去买小东西贿赂班上同学拉选票!”
  
  “晕无语”说,听完这番话,真的是又晕又无语,“现在的孩子都是怎么了,怎么内心那么复杂?到底是谁造成的?”
  
  【家长观点】
  
  “晕无语”的吐槽引来了不少家长围观,一部分家长认为这样的事情可以理解。
  
  “毕竟学校是个小社会,更何况现在的孩子成熟得早。”有家长甚至直言:“在说孩子的同时,想想自己,每到教师节时,有几个家长不给老师送礼,这算不算贿赂呢?”
  
  不过也有很多家长不能认同这样的观点。
  
  “这么小的孩子就那么世故,和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孩子还是单纯点好!”
  
  【老师看法】
  
  南京雨花台区实验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张忠芹说,这种现象并不算罕见。
  
  “特别精明的孩子小学三四年级就会有这种行为。孩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行为大多和家庭教育有关,“机灵的家长多着呢,孩子也会耳濡目染的。”
  
  “两年前,班上有个男孩子,家里是做生意的,这个孩子组织能力很强,很擅长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评选三好学生前,他就买了很多小零食分发给同学们。”
  
  对于这样的情况,张忠芹认为不能一棍子打死,单纯地说好或者不好。
  
  “就像这个孩子,他也没有露骨地表明,‘你吃我的东西就一定要选我’,他只是明白这些相处之道,而这也是一种社会常态的体现。”
  
  心理专家
  
  10岁之前
  
  家长不必大惊小怪
  
  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说,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电视、广播、家庭等学习一些社会知识,会产生一些成人化的举动,比如说话、做事像小大人。“隐形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是很重要的养分,不可忽略。”
  
  
  张纯指出,在孩子10岁之前,商品意识不强,只是知道施与别人一些小恩小惠,别人会对自己好,这就好比孩子认为:“我喜欢吃糖,其他小朋友也喜欢吃糖,我给他们糖吃,他们就会和我玩。”
  
  10岁前,孩子的任何行为都是刺激、反应、再刺激、再反应,这样固着化的结果,“只要不是家长让孩子刻意为之的,都不用过度担心,这是符合孩子心理发育规律的,家长不能将此理解成世故。”
  
  而10岁之后,孩子有了耻感,会知道,为了一张选票付出这样的代价,是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这时如果孩子还会有类似行为,而且金额过大,家长应该友情提醒,“告诉孩子,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大家的认可,而不是这样的方式。”
  
  

相关热词搜索:年级 学生 当班

上一篇:男子卫生室买药 胶囊颜色明显不同
下一篇:因嫖资纠纷杀死两名卖淫女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