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讯 > 正文

世毕盟留学:从Minnesota本到CMU, Berkeley录取
2018-08-01 09:13:45   来源:第一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我的2018 CS申请之路!
  
  我的背景
  
  ✦专业:计算机
  
  ✦GPA:3.78/4.0
  
  ✦GRE:159+170+3.0
  
  ✦TOEFL: 105
  
  录取项目:CMU MITS,CMU MSIT-SE,Columbia CS,Berkeley Meng,Cornell Meng,UChicago MPCS,Umichigan—Ann Arbor EECS,Georgetown CS,WUSTL CS,JHU CS,NYU CS
  
  前言
  
  我从高二决定出国读大学,进入大学就选择了计算机专业,一步一步走到现在可以说是按部就班,没有什么精彩的转折,但是我的申请路也同样充满了值得回忆的地方。大三的时候开始考虑申请研究生,但是对如何准备毫无头绪,也是在那个时候知道了世毕盟,世毕盟的咨询老师帮我理清了思路和目标,也给了我不少建议。大三暑假,由于课业和科研的压力,一直没有准备GRE,被迫在一边做科研一边考托福和 GRE。
  
  大四上学期是我专业课最多的一学期,还有很多申请的事情,每天都过得很累,多亏了世毕盟的培训师和 mentor 帮我省去了很多时间。一路走来,受了很多人的帮助,现在写下这篇文章,也是希望之后申请的小伙伴们可以少走弯路,顺利地达成自己的目标。
  
  关于申请的准备越早越好,如果你大一就开始规划如何找实习如何找科研如何找推荐信,我觉得你申请的结果一定不会差,当然开始的晚也不要紧,套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下面我按类别简单分享一下我申请时候的感受和经历。
  
  申请材料(按我认为的重要程度排序)
  
  1、推荐信
  
  关于找谁写比较好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强推 > 推荐人资历(讲师/教授, 系内/系外)。如果你足够牛逼,能让系内的大牛教授给你写个强推,那我感觉我后面写的你也不用看了,斯坦福欢迎你。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个普通人, 那么我个人认为系内一般教授的强推要好于大牛的平推,系外教授的强推也是略好于系内讲师的平推,当然除非实在没选择,不然最好是别找系外的老师。总体的原则就是优先保证强推,然后再关心教授还是讲师,系内还是系外这种问题。
  
  关于要推荐信这个事情,实习和科研的老板就不细说了,多去见见面聊聊天刷刷脸自然就会有了。找任课老师要推荐信一般就是发个邮件告诉他你在申请研究生,你上过他的什么什么课,拿了个 A/A-, 问问他愿不愿意给你写,一般老师人比较 nice 的话都不会拒绝的。
  
  2、 GPA
  
  说 GPA 不重要的绝对都是直接找工作的,对于申研来说 GPA 绝对是你亲爸爸, 当然也不是说 GPA 高就一定行,低就一定不行,但是高一些还是会让整个申请轻松很多。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三点自己的感受,不一定准确,大家可以参考:
  
  第一,GPA 虽然重要,但没有那么重要,不用整天逼着自己 4.0; 3.7 以上的 GPA 你不申博士基本上是够了;
  
  第二,如果不是有特别的兴趣或者情怀最好还是不要一学期上六七门课然后直接导致 GPA 不高,虽然你上过的课也会被参考,但是 GPA 更重要;
  
  第三,我个人不太建议上水课刷 GPA,想要拉高 GPA 只要合理安排课程还是能做到的。
  
  3、个人陈述(PS)
  
  先要夸一下我的培训师和 mentor,对我的 PS 和 CV 的写作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PS 最理想的情况是能用一个主线把你的经历串起来,这样整个 PS 会很流畅。如果想不到合适的主线,也可以单独罗列你的实习科研和其他兴趣爱好,最后加个 career goal 和 why program 段落,这两段我感觉还挺重要的,一定要去学校官网查了相关信息再写,给他们一个你做了功课的映像。
  
  4、简历(CV)
  
  简历相信大家找实习和科研的时候都应该写过,这里就说一下申请的简历是可以有两页的,然后可以把平时课上做过的大一点的 project 都放上去。
  
  5、Toefl & GRE
  
  GRE 不建议把战线拉得太长,最好是 2-3 个月突击,然后直接就去考,拖长了前面背的都忘光了。。。另外,托福 105,GRE325 基本就是一个可以的分数了,达到这个分数以后建议先把重心放在别的方面,有额外时间再回来刷。
  
  科研 & 实习
  
  1、找科研
  
  首先,对于硕士来说,科研并不是必须的,如果你想做两段实习也是完全可以的。然后,找科研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报名申请官方项目,另一种就是自己找老师做。GGU提供的内推是很好的选择,可以帮助你拿到很好的科研项目。 如果没有申请到官方项目或者开始的晚,自己找老师也是可行的,这里简单分享一下我找科研的经历。
  
  自己找的话你可以去系里问问哪些老师缺人,然后联系他们,也可以找自己的任课老师,去之前一定挑一两篇他的 paper 仔细读明白了,这样去聊天的时候有话说。大部分老师是很爱招本科生的,因为一般不用给钱,而且都很积极,所以只要表现出态度一般都没问题,勤发邮件,勤聊天。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你找的科研不一定要和你以后申请的领域一致(比如以后要申 AI,科研也可以去做 VR),招生官主要看重的是你在科研中反应出来的能力和品质,所以不要纠结于一定要去哪个组,找当前能拿到的最好的做。
  
  2、科研期间的任务
  
  科研的主要目的是丰富简历以及拿到老板的强推,当然如果你能发 paper 更好,但是对于申请硕士来说发 paper 属于锦上添花,没有也无所谓。因此,进组以后你的主要任务就是给老师留个好印象,然后搞清楚你的部分在整个 project 里是什么角色,确保你能在 PS 里把它写清楚就可以啦。
  
  3、找实习
  
  找实习靠内推或者靠学校的 career service 都是不错的选择,和研究不同,实习最好还是要有的,一般是大二的暑假去实习,所以最好早些开始考虑实习的事情。去了实习的公司之后的主要任务也是弄到老板的强推,所以好好干吧。
  
  申请
  
  1、网申
  
  这部分 GGU 的培训师老师都承包啦,根据不同的网申要求修改一下 PS 就可以了。
  
  2、Coding 测试
  
  CS 专业的朋友们申请的部分项目应该会包含在线的 coding 测试,一般是考察一些经典算法题目,建议做之前去 leetcode 看一看,另外 GGU 也有以前的题目,很有帮助,做好充足的准备之后再开始做。
  
  GGU
  
  1、培训师
  
  要开始打 call 啦,我的培训师姐姐绝对一级棒。我属于典型的拖延症患者,什么事不拖到差不多该交了是肯定写不完的,培训师在每个关键的时间点都很及时的“催”我写东西,提醒我该做什么,回答我不懂的问题。因为我人在美国的原因,经常国内已经很晚了还得陪着我改东西,国内刚到早晨就被我吵起来了,但还是不管什么时候找她基本都能秒回。尤其是我寒假的时候,国内已经快过年了,还是每天跟着我递申请,很认真很负责,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2、Mentor
  
  GGU 的 mentor 都是来自我们申请专业的顶尖学校的在读学生,我的 mentor 是 CMU 的,人可以说是非常强,给出的意见都很有建设性,对我 PS 和 CV 的写作和修改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另外,每次 meeting 之前都会找我要这次要讨论的东西然后提前看,针对我想申请 CMU 的情况也给出了一些他自己的建议,在这里感谢一下。

相关热词搜索:毕盟

上一篇:侃鱼铁板脆皮鱼投资大吗?开店赚钱吗?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