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股票 > 正文

券商IPO承销收入狂跌 保代过剩难逃薪酬缩水
2012-10-24 10:35:40   来源:中国青年网   评论:0 点击:

  一则关于保代津贴取消的消息在业界引发不小的震动。继中信证券之后,广发证券也被爆削减保代津贴。而广发证券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否认对保代薪酬有所调整。不过,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市场环境不佳,IPO承销业务大幅缩水,保代光环褪色是大势所趋,旱涝保收难以长久。
  近两年成功招股的公司情况对比
  去年同期成功招股的企业达到232家
  今年以来A股累计有144家公司成功招股
  去年实际募集资金达2233.37亿元
  今年实际募集资金993.23亿元
  去年承销保荐费为110.58亿元
  今年承销保荐费为51.66亿元
  什么是保荐人?
  保荐代表人就是指在一家公司需要上市的时候,必须由具有保荐人资格的保荐代表人,对其在财务以及上市流程方面进行审核,以及对其操作过程是否合法的监控人员。
  由于国家政策规定,公司公开发行证券和上市必须由具有保荐资格的保荐人推荐,而投行递交给证监会的保荐资料一般需要两个保荐代表人同时签字。保荐人是目前大型券商在做IPO项目时必不可少的尖端人才。
  中信证券被爆取消保荐代表人固定津贴,成为保代光环再次褪色的脚注。同时,广发证券也被爆保代薪酬明年开始削减。不过,该公司昨日告诉本报记者,并非市场传闻如此。但也有券商人士称,迫于业绩等多方面压力,部分证券公司可能会调整保代薪酬。
  “我公司尚未研究和制定关于调整保代薪酬的措施;近期个别媒体对我公司的相关报道是不准确的。”昨日广发证券给本报记者发来如此回复。
  “那个是中信证券干的。”广州某券商行政人员告诉本报记者。他认为,之所以有券商要削减保代固定津贴,主要是处于业绩压力的考虑,特别是上市公司。也有其他券商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有上市券商取消保代的津贴,调整薪酬,主要原因应该是来自于IPO项目锐减和业务收入下降的压力。
  证券承销业务是券商业绩来源之一
  数据:从上市券商财务报表来看,虽有不少创新业务陆续开展,但证券经纪业务、证券自营业务、投资银行和证券承销业务依然是业绩的主要来源,其中投资银行业务占比在15%~30%左右。
  以招商证券为例,该公司今年上半年经纪业务营业收入13.58亿元,毛利率50.05%,占主营业务收入的52.93%。而投资银行收入3.19亿元,占比为12.44%。行业龙头中信证券证券承销业务今年上半年带来10.75亿元的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8.58%。
  中信证券半年报显示,2012年上半年,受外围市场波动及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的影响,A股市场股权融资项目发行压力提高,大型IPO项目资源继续减少,证监会大力推行新股发行体制改革,IPO项目的平均融资规模有所降低。而且再融资规模持续萎缩,项目发行节奏有所放缓。
  在上述多重因素影响下,该公司投资行业业务收入明显下滑。根据该公司提供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信证券主承销业务虽然有15单,但承销金额同比下降了15.54%。
  今年以来中信证券承销和保荐的首发项目金额为170.12亿元,取得的承销费用为7.28亿元,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35%和52.29%。
  行情及IPO不佳保代大量闲置
  数据:记者从证监会网站查询到,截至目前,注册在案的保荐代表人数量多达2226人。依照现行新股发行速度,显然不可能匹配如此庞大的保代规模。有资深投行人士透露,目前保代的利用率只有四成左右。
  “这几年股市连续下跌,行情不好,企业IPO也少了,再融资萎缩。这也造成很多保代闲置。”一位券商人士昨日对本报记者分析指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A股IPO企业只有去年同期的六成左右,而券商承销费用不足去年同期的一半。使得多数保代“无事可做”。
  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A股累计有144家公司成功招股,实际募集资金993.23亿元,承销保荐费用为51.66亿元。而去年同期成功招股的企业达到232家,实际募集资金高达2233.37亿元,承销保荐费为110.58亿元。这也意味着,受到IPO放缓以及发行价调控等影响,券商仅仅在承销保荐费一项收入,只有去年同期的46.72%。
  今年以来,保代数量持续上升,IPO发行和再融资数量下降。再加上保代签字权拓宽,保代的利用率就更低了。甚至有消息称,保代资格考试可能改为一年两考。
  根据《证券时报》报道,中信证券投行部人士表示,该公司之所以决定取消每月固定津贴,主要是考虑到“2+2”首发项目签字新政实施后保代过剩。还有消息称,整个证券行业都存在保代过剩的情况,今年平均3个保代才有一个项目可做。
  根据渤海证券统计,今年1~9月份,包括首发、增发、配股、可转债、债券发行等在内,上市券商主承销项目合计334个,西部证券只有一单IPO项目,募捐的资金为4亿元。
  因此,在新股发行改革,以及A股市场表现不佳的情况下,IPO步伐放缓,再融资缩水,不仅让证券公司收入大幅下降,而且也造成多数保代人员“闲置”。
  保代旱涝保收难续
  数据:在金融界,保代可是真正的“精英”,但证券公司投行也要为其支付不菲的报酬。仅固定津贴,保代每月就有3万~6万元不等。有人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投行每月向保代支付5万元津贴的平均值计算,76家投行每年需支付的保代津贴高达13.36亿元。
  “取消是必然的。”广东一位券商人士昨日对记者表示。他认为,作为保代,旱涝保收本来就不会长久,调整薪酬是大势所趋。
  2003年12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证券发行上市保荐制度暂行办法》,该办法于2004年2月1日起实施,从而正式引入了在证券业界、理论界探讨多年的保荐人制度。
  目前我国获得保荐资格的保荐机构已达76家,旗下共拥有2226名保代。10月15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通知,保荐代表人注册不用去证监会办理,而相关业务管理移交给证券业协会。
  “在2006年到2007年行情好的时候,保代的收入很高。”记者的一位券商朋友表示。实际上,按照目前投行通行的薪酬考核机制,保代的收入主要包括年薪、年终奖、业绩提成、签字费、签字津贴和每月固定津贴。
  每月固定津贴属于投行固定支付给保代的一笔费用。“而且这笔钱不管你做不做事,都有。这的确有不合理的地方,特别是在行情不好的时候,应该可以适当调整。”该券商朋友认为。
  监管层也注意到这一点。今年以来,证监会将单个保代可以同时进行的IPO项目提高一倍,削弱了保代的通道价值。“取消补贴、摊薄收入是必然的,是大势所趋。”上述广东券商人士认为。文/表记者张忠安
  

相关热词搜索:券商 承销 收入

上一篇:仅100股增持 散户大呼“被调戏”
下一篇:证监会:券商资管集合计划改为备案制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