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保险 > 正文

运行两年 粗放式养老券管理待升级
2012-08-21 10:30:21   来源:和讯   评论:0 点击:





  近日北京市宣布,将出台养老服务机构的准入标准,同时下半年还将对养老规划展开调研;同时,北京市社会办主任宋贵伦也透露,未来政府出资购买社会服务的范围将扩容,其中年内计划推出的5000万投资项目即将公布。事实上,通过政府出资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补充养老服务不足已经在北京试行两年,这就是外界熟知的养老助残券,作为北京市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的范本,这一试点在过去两年内的运行情况如何?有什么样的问题?
  
  难题1
  
  使用范围:
  
  大多集中于餐饮消费
  
  上周六中午,从姥姥家回来的高磊按照惯例来到家楼下的庆丰包子铺,与普通顾客不同的是,高磊拿的是姥姥给他的30元面值的养老助残券。
  
  养老助残券在为38万老人残疾人提供部分保障的同时,也因使用不便带来了很多困扰。“来二斤猪肉大葱的带走,先用这个,不够我现金补。”由于是老顾客,这里的服务员并没有多问养老助残券的来源,收了券补了差额后,直接将二斤包子递给了高磊。“我基本上每个月回姥姥家,都会拿点券回来,他们那周围没有用券的地方,姥姥索性领了都给我。”拿了券的高磊几乎每次都选择在庆丰包子铺和隔壁的上海城隍庙小吃消费,从来没有服务员过问过券的来源。“不是我姥姥不愿意用,主要是她家附近没有庆丰包子铺,其他的网点也太少,老人用着不方便,就便宜我了。”高磊坦言,自己也觉得一大小伙子拿着老人的养老助残券来用确实不合适,但老人也不方便用,总不能浪费。
  
  庆丰包子铺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坦言,所有门店都可以使用养老助残券,由于卖的都是一些日常的小吃,基本每天都会有人拿着券来用,虽然养老助残券是发给老人的,但现在年轻人用得越来越多了,有的时候也盘问,得到的回应都是替爷爷奶奶买,一来二去由于不好判断,也就不再盘问。
  
  “原本政策是规定老人本人申请使用,但我们考虑到有些老人行动不方便,后来在实际操作中也就允许子女代老人来领取,一般都是每个季度末发放,大约有4000左右的老人已经申请。”甘家口社区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凡是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可向居住所在地的社区居委会提出申请,然后由社区居委会受理和进行初审工作,初审通过后,再由街道办事处民政科复审,复审再通过后,最后交由区老龄工作办公室、区残联审批,如果顺利,可以在25个工作日内完成整个流程,在使用过程中原则上也是老人自己用,但是确实有部分老人行动无法自理,家人可以代为使用,而这代为使用便是造成现在“奶奶领券孙子花”的问题所在。
  
  “我们这里还印有专门的宣传册,上面有辖区里哪些地方能够使用这个券。”甘家口社区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社区专门印有养老助残券的宣传册,上面有辖区里哪些地方能够使用这个券。
  
  记者从工作人员提供的宣传册中看到,该街道指定的养老助残券消费网点有18家,其中14家为餐饮企业,其他的包括家政服务、电脑维修及洗衣服务等企业。记者注意到,在14家餐饮企业中,有4家酒楼、2家粥店、1家面馆和1家包子铺等。
  
  这位工作人员坦言,现在养老助残券的使用范围确实有限,很多老人也反映除了吃饭,应该多增加些便民服务,目前街道也在积极联系,但效果并不好。
  
  “能够用养老券的地方数来数去就那几家,主要还都是饭店,像我主要拿着帮老人去庆丰买包子吃,现在老人都吃腻了。”家住劲松的申女士告诉记者,由于养老助残券使用范围有限,能用的地方经常人满为患,理个发都需要排很长时间的队,家政服务也是,往往需要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预约,有这个时间自己都把家里归置完了。
  
  对于可用范围较少,作为为数不多的可用养老助残券的连锁企业大鸭梨航天桥店经理何旺向记者介绍,企业申请使用养老券首先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比如餐饮行业,要求卫生许可证、安全资质、一定规模等,很多中小餐店由于卫生不达标或者资质不健全,就不会被批准使用养老助残券。此外,由于养老券毕竟不是现金,收到之后还需要拿到相关部门去兑换,也没什么优惠,一些店可能感觉还没有直接收取现金来的方便,参与的积极性就不是很高。
  
  对此,中国社科院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张车伟表示,养老助残券确实存在着服务点少、品类单一等问题,因为商家得到的是券,还需要拿着券与政府进行兑换,这些环节增加了商家的成本,也影响其参与的积极性。政府可以考虑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提高兑换比率等方式来刺激商家争相加入到其中来,这样才能使老年人的选择更丰富,服务更到位。
  
  难题2
  
  不能找零:惠民服务有霸王条款
  
  除了使用范围比较窄以外,养老助残券无法找零更是让很多用券老人和家人感到无法理解。
  
  家住天通苑的李女士家中有80多岁的老母,由于母亲身体状态越来越差,现在自己做饭、打扫卫生已经很吃力,李女士想找个人为母亲做饭,刚好街道每个月发100元养老券,但只能在社区指定的家政公司使用,她向家政公司咨询了一下,发现没有做饭这个项目,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最后,李女士只好用来找家政人员来家里打扫卫生,定价是每小时25元。在家政人员一小时内完成打扫后,李女士拿了30元面值的养老券给对方,要求对方找回5元零钱,结果遭到家政公司拒绝,称使用养老助残券不能找零。“听说这是政府的规定,养老助残券必须一次性花完,这就造成每次请家政都会有浪费的部分,这便民的政策怎么还有这样的霸王条款?”
  
  不能找零的情况不仅仅是在李女士碰到的这个家政公司,高磊也坦言,其实自己每次吃不了两斤包子,但由于不能找零,只能多买,不够的部分用现金补,每次都要打包很多包子带回家。“老人的胃口更小,不能找零实在不合理。”
  
  不仅如此,由于各地方政策不一,也给养老助残券在使用上造成了不便。
  
  市民申女士近日也向记者反映,她的父亲今年82岁,每月可领取政府发放的100元养老券。由于所在的月坛街道率先试行了用社区爱心服务一卡通替代养老助残券,把每个月发的券的金额打到卡里,虽然方便了不少,但其他区都还没有推行,只能在月坛周围使用,有时老人去孩子家想买点东西都不行。
  
  对此,月坛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西城区是北京市逐步推行居家养老券以卡代券试点工作的试点地区,养老券的发放正式纳入“社区爱心服务一卡通”系统,养老券改为以充值卡的形式发放。由于相应的消费场所必须配备专用刷卡机,费用要由商户承担,导致不少以前提供服务的商户退出,让不少居民感觉不便。
  
  带着申女士遇到的问题,记者联系了爱心服务一卡通服务热线,针对申女士反映的刷卡消费难的问题,工作人员表示,现在确实在西城区开始试行老年卡,以卡代券是大趋势,领取更加方便快捷,也省去了找零的麻烦,丢失了之后还可以挂失。由于其他区县没有试行,还没安装刷卡的机器,所以现在还用不了,如果试行比较满意,将来全市都采取这种卡的形式,就不存在这种问题了。此外,服务人员承认确实有一些小商户因为刷卡机需要安装成本,退出了合作,正在着手修订新的商家目录。
  
  难题3
  
  覆盖人群:普惠制享有氛围浓厚
  
  根据两年前北京市宣布正式启动养老助残券申领工作的方案,当初是希望通过这种政府出资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补充养老服务的不足。按照测算,据北京市民政局当时公布的信息显示,凡是具有北京户口的16-59周岁无工作的重度残疾人、60-79周岁的重度残疾人、8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每月都可以领到100元的社会养老助残券,符合上述要求的人群当时约有38万人。
  
  由于申请便捷,在养老助残券使用两年后,市民政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单单2011年,全市共向45万老年人(残疾人)发放养老(助残)券4.9亿元,回收结算4.7亿元。全市养老(助残)服务单位达到1.5万余家,服务内容六大类110项服务。然而除了使用范围比较窄之外,由于每个老人能够获得的金额较少,“撒芝麻粒”的作用并没有达到最初设计的理想状态。
  
  家住顺义西辛南区的隋德荣,由于患有风湿关节炎,86岁的她常年卧病在床,生活基本不能自理。隋德荣的儿子陈杰告诉记者,由于老人不能走动,经常要请家政来打扫卫生,每月100元的券,基本只够打扫两次左右,而隔壁邻居家腿脚好的老人,由于并不需要家政打扫,经济条件又好,且没有其他用途,只能给在市里面的孩子用。
  
  “像我母亲这样的老人希望政府给予更多的关注,小区里面有些条件比较好的老人,他们并不是很需要这种券,很多人领取之后都给儿女去花了,而我母亲这种情况又不够用,要是能多发点就好了。”事实上,陈杰反映的并非个例,此外,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老人身体状态、家庭条件差别较大,对用养老助残券的需求也有所不同。对于家里条件比较好的,并没指望每月100元的券发挥什么作用,相当于多来点零花钱。但对于行动不便或者失能的老人,每月100元又明显不够。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表示,现在北京发放的养老助残券更多的是一种普惠制,并没有把钱花在刀刃上,对重度残疾和失能的老人来说每月100元明显不够。而对于那些身体健康、条件较好的老人,每月100元基本又没放在眼里,这样明显有违养老券的初衷。未来政府在发放时,应该调查清楚,提高重度残疾和失能老人的标准,减少那些高收入、条件好的老人补贴,把这些钱用在正途上。
  
  难题4
  
  一人负责:
  
  缺乏内部控制与监督
  
  除了在使用上存在诸多不便外,在养老券的管理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券管理使用规定(暂行)》明确,各级主管部门要指定专人保管养老(助残)券,提供专门存放、保管的场所和设备,确保养老(助残)券的安全。对养老(助残)券的接收、下发要进行登记备案,接收时要有专人签字,发放时要填写《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券发放登记表》,须由领取人签收。
  
  7月27日,北京市审计局局长李颖津在北京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作报告时指出,经审计发现,养老券领用、发放、回收登记记录不全,部分区县管理机构未建账建档,养老券登记、发放无明细记录,回收养老券没有采取盖章作废处理。一些区县养老券的领取、发放、回收、结存、销毁均由一人负责,缺乏内部控制和监督。“截至目前,市民政局组织力量对各区县养老券管理情况开展了大检查,并就进一步加强养老券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李颖津说。
  
  尽管试点了两年的养老助残券存在诸多问题,但无论是监管层还是企业,亦或老人,都觉得在老龄社会不断加剧的今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补充养老需求势在必行。
  
  “几千年来中国都是养儿防老,但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完全依靠儿女养老不太现实,必须推行社会化养老,向市场购买服务来养老,实现养老服务产业化、社会化。目前我国养老制度不够健全,养老服务市场也有待开发,随着经济的发展,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政府本身又提供不了这些服务,于是就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来让老人享受到服务,养老助残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养老券的资金主要来自于福利彩票公益金和各区县财政,两者按照1:1的比例出资,并不是由市财政直接拨钱。去年养老券支出是4.9亿元,今年预计会在5.2亿元左右,而且越往后支出越多。
  
  在他看来,养老券只是个过渡时期的产物,政府通过这种形式购买养老服务,创造了养老服务的市场需求,让企业意识到这个市场大有可为,吸引企业加入,逐渐把养老服务市场做大做强,以满足老龄化社会需求。未来随着我国养老制度的完善,养老市场得到蓬勃发展,养老券就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多位专家也表示,虽然养老助残券在使用、发放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但从2010年的4.3亿元,到2011年的4.9亿元,再到今年预计的5.2亿元,专家分析,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向社会购买服务解决养老问题已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在经过两年多的试点之后,监管部门应及时总结试点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方案,争取将这一利民政策更好地推广。商报记者王晔君
  
  

相关热词搜索:运行 两年 粗放

上一篇:新生开学保险成必备品 学历不同保障各有侧重
下一篇:7月保险业收入环比降约三成 寿险市场趋势向好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