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大学 > 正文

雪域高原,高校学子探寻牧户现状
2021-08-26 10:24:29   来源:一闻网   评论:0 点击:

  为解四川草原生态环境以及牧民生态意识,川农业大学“绿脊”团队7月10日起,前往风景秀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下辖的红原县,围绕“草地生态”开展了为期十天的实践调研,深入解读当地的草原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现状。
 
  红原县为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下辖县。1960年,周恩来总理为红原县命名,意为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红原县境内有近1158.03万亩天然草场,占县境总面积的91.8%。其中,优质可利用草场面积达1120.83万亩。高寒草甸为其草地类型主要,植物种类繁多,草质良好,是我国高寒草甸中质量较好、草产量较高的地区之一。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管理,草地资源被过度开发及超载放牧,加之川西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脆弱性,使得川西北高寒草地呈现出明显的退化趙势,草地质量不断恶化。阿坝州拥有天然草地452.13㎡,严重退化的草地面积达134万h㎡,占天然草地面积的29.63%。
 
\
 
图1 实践团队在牧民家中调查。
 
  在如此严峻的环境之下,“绿脊”团队在红原县走访牧户家庭,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口述问答的方式与牧户进行交流。针对牧户家庭牧场的草地生长状况、畜牧数量及畜群结构以及牧民的家庭基本信息和生态保护意识进行调查的询问。由于高原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牧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调查的过程较难进行,语言不通成为了调查的一大阻碍。为此团队进过协商决定,调整调查的主题对象为较为年轻受过教育的年轻牧民。年轻的普遍牧民受过较好的教育,较好沟通使得活动可以进行下去。
 
  通过对近20户牧户,80余人的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一、家庭情况:许多牧民家庭人口数量较多且多为男孩,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大多数男青年初中毕业即辍学,帮助父母从事放牧活动。
 
  二、草场状况:当地牧民家庭草场面积较大一般为1000亩及以上,但畜群数量也较大,存在明显的超载放牧现象,通过对当地草地资源保护相关工作人员的访谈了解到,当地畜群数量超载28%,严重超过了草场本身所具有的承受范围。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红原县所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等的影响,导致该地区发展比较落后,交通不便,通讯手段也较为落后,使得当地思想和技术接受具有延后性,致使当地牧民缺乏对科学放牧的了解。
 
  三、生态意识:在调查中团队还发现牧民草地保护知识和意识都相对薄弱,在调查的15户牧民家庭中,有接近40%的牧民家庭对于草地保护具体反映指标和草场出现健康威胁(如裸斑地、毒杂草等)时应该采取的措施,而剩余的60%的牧民家庭对于草地保护具有一定的了解且对此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由于地区发展较为落后,缺少获取信息的途径,因此对于草地治理仅仅依靠经验的积累—轮番休牧,通过冬季牧场和夏季牧场轮番休牧的方法,依靠草地本身所具有的自我修复功能调节恢复,虽然这种方法在短时间内有利于草场的恢复,但是这种调节毕竟具有一定的限度,长此以往下去,在其他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将不利于草场健康。
 
 
图2 退化的草地景观。
 
  经过“绿脊”一行的调研,团队了解到了红原县的草场和牧民基本情况状况,了解到了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牧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民在向着小康生活不断前进,在前进的途中,生态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但是通过调查,团队意识到生态保护任然存在问题。
 
  一、对草地资源的认识不足:其一,对草地资源底数不清。草地数据还未脱离较为粗放阶段,具有较强主观性。另一方面,对草地多功能性缺乏正确认知。草地具有生态社会稳定支撑功能、环境养护功能、传统文化承载功能、农牧民生计发展功能、工业原料供给功能等。过去基于社会发展阶段的需求,目前草地功能主要体现在生产畜牧产品,但是其余功能发挥不足,难以满足四川省现阶段及未来草地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团队在询问四川省林草局的工作人员的过程中了解到了这一点。
 
  二、地资源承载不堪重负:由于牧区人口快速增长,人均占有草地面积持续减少。据统计,阿坝人均占有草地面积分别由20世纪80年代的6.23公顷下降到现在的4.18公顷,降幅达32.9%。人口增长与草地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草地超载过牧、滥垦乱挖、非法征占用草地以及抢牧、盗牧、乱牧等现象严重,草地承载不堪重负。草场的牧民普遍反映草难以供给生产所需。
 
  三、草地生态保护与修复系统性不足:未充分遵循草地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充分发挥草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草地的破坏普遍,但是相对应的生态修复难以跟进。
 
  生态保护的道路任重而道远,生态观念的想要深入人心也需要不断的努力。但是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相信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美丽的景色将会遍布在高原的每一个角落。(金献垚)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山科建筑学子走进西安 品味古香古色的高家大院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