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历史 > 正文

揭秘首位响应叶剑英倡议回大陆的台湾“外交官”
2012-08-31 11:17:53   来源:凤凰   评论:0 点击:









  本文摘自《人民政协报》2012年08月30日第B2版,作者:赫军,原题:潘君密从台北经纽约到北京的旅程
  
  潘君密,1934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其父为国民党军官,母亲施一鸣是位医疗工作者。20世纪40年代初,正值国难当头,日本侵略者已占领了中华半壁河山,他们全家被迫从南京迁往四川。这时家庭又遭到不幸,父亲将妻子、儿女赶出家门。无奈之下母亲把一对儿女寄养在亲戚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潘君密经常食不果腹。由于条件艰苦,儿时的潘君密学会了抓田鼠、掏鸟蛋、生吞蝌蚪等“技巧”,还学会了干农村体力活。8岁时,潘君密遇见了启蒙者谢老师,这位穷学生得以免费读私塾。虽然仅半年的时间,却已经激发出他的读书兴趣,给他日后学习国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在海外多年,至今他还能背诵谢老师教给的《桃花源记》、《阿房宫赋》等文学名篇。直到1942年秋,母亲把潘君密送进了重庆市抗战军人子弟教养院,开始接受正规的教育。
  
  抗战胜利以后,蒋介石不顾人民的同声谴责,悍然发动内战。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国民党军节节败退。母亲为了潘君密今后有好的出路,于1948年秋,让14岁的儿子乘船到台湾,投奔她结拜姐妹谢振庸三姨。三姨家已有五个子女,生活艰难,他不忍心再添负担,开始自谋出路。在最困难的几年中,潘君密当过装甲兵、外事警察,报考过空军军官学校,因色盲不被录取,后以第一名成绩考上监狱官专修班,又查出有肺结核不能入学。在台湾花莲候车时,潘君密曾想卧轨了断此生,谁知造化弄人,火车晚点迟迟不来,让他在等待中打消了轻生之念。1953年,经过艰苦努力,潘君密终于考取台湾大学外文系和新闻研究所的新闻学硕士。这在台湾引起了轰动,一个警员居然能考上台湾最高学府,这是他生命中的大转折。
  
  1959年冬,潘君密参加了台湾外交领事人员特种考试,三考及第,进入台湾“外交部”。1964年,他“出使”的第一个国家是西非的贝宁。任职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日益强大,特别是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的消息震惊全球,潘君密的第一次的外交生涯,竟以降旗撤馆告终,这些事情让潘君密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他此后又在菲律宾、墨西哥、巴拿马、哥伦比亚、巴拉圭等诸国担任“外交官”。又多次经历降旗撤馆,心情沮丧,前途渺茫。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病逝台北,蒋经国当上“总统”。潘君密认为,封建落后的世袭丑剧不应发生在标榜“民主、自由”的台湾。1978年末,在驻巴拉圭“使馆”的任上,潘君密主办了华文报纸《南美天地新闻》,连续发表了两篇文章,一为反对蒋经国子承父业当台湾“总统”,一为反对“台独”,无论是蒋家的“台独”,还是台湾的什么“台独”,都给予坚决的驳斥。这时,他得知大陆叶剑英委员长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的九条方针,遂产生了回归祖国的愿望。潘君密也预感到由于两篇文章的发表必将遭到当局的问责和追讨。不久,果然台湾“外交部”就命令其回台湾“述职”。潘君密绝不就范,当机立断,率全家直奔纽约。
  
  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馆取得联系后,潘君密毅然决定和台湾当局断绝关系,主动结束了自己长达20多年“外交”生涯,回归祖国的怀抱,成为第一个响应叶剑英委员长“九条倡议”而回归祖国的台湾“外交官”。
  潘君密回归之举,得到我驻联合国代表团的热诚欢迎,陈楚大使充分肯定他的爱国行动,并安排他在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总部工作。
  
  1981年10月28日至11月12日,团长王首道、副团长平杰三、秘书长萨空了率领全国政协代表团首次对美国进行友好访问。代表团参观纽约联合国大厦时见到了潘君密。其中代表团成员、时任民革中央副主席贾亦斌与潘君密都与国民党有渊源,共同的经历使他们相识相知。
  
  1985年,全国政协文化经济考察组访问美国、加拿大、日本。考察组由政协祖国统一工作组常务副组长贾亦斌为组长,成员由社科院研究员胡有萼,原上海金城银行总经理徐国懋等组成。考察组到纽约时,潘君密再次一路陪同,并与贾亦斌亲切叙旧,大家敞开心扉,促膝交谈。他热情地邀请考察组参观联合国大厦。
  
  不久,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宋希濂到美国定居,在宋希濂的领导下,他协助筹组了纽约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出版了《潮流》月刊,团结热衷祖国和平统一的有识之士,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潘君密离开联合国后,专任香港大公报自由撰稿人。1993年,潘君密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并于2002年成为全国政协文史专员。回归祖国30多年来,潘君密以“大风”的笔名,发表了大量的散文、政论、诗歌,出版了《大风文集》。
  
  潘君密步入外交界、出使国际社会、回归祖国,均有夫人于湘相伴、相助。1964年,潘君密与出身名门的于湘结为连理,于湘父母分别担任台湾“立法委员”和“国大代表”。于湘自幼受知识分子家庭影响、传统文化熏陶,聪颖、善良、练达,从业能力强。潘君密在联合国任职时,于湘服务于纽约中国银行,又善持家,抚育子女。潘君密感念夫人的操持与担当。
  
  潘君密深有感触地说:我这一生从贫贱到小康,从彷徨到坚定,从黑暗到光明能有这个结果,还得感谢国运昌盛。有幸成为国家改革开放的见证人,建设国家繁荣昌盛的参与者,在全国政协积极参政履职,20年来为了调研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如今,潘君密欣逢盛世,拳拳报国的热情依然不减当年。
  
  
  

相关热词搜索:揭秘 首位 响应

上一篇:9·13毛泽东吟诗: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林彪尚有村
下一篇:1977年邓小平视察深圳留下两句什么“谜语”

分享到: 收藏